之前的戰鬥其實讓很多孩子們都感覺到了羞愧,隻不過此時的楊天卻不打算多說什麼,也不打算多說什麼,當然更重要的是不知道這時候說一些讓孩子們感覺到壓力或者愧疚的話是否會起到反效果,隻不過在此時此刻,楊天似乎已經想起戰後鍛煉孩子們實戰射擊膽量的一個方法了。
此時的楊天也多少有些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迷信一些來自於近現代中國軍隊的教條了?是不是犯了以校園環境或者軍訓環境類比軍隊的某些錯誤了?在自己還沒有能力把這些孩子們變成擁有意識形態靈魂的真正之軍的前提下,是否需要采取“十七條禁令五十四斬”,至少是“十七條禁令五十四打”,稍有不順,甚至是稍稍懷疑隊伍有違逆自己的命令就嚴厲的集體體罰,甚至直接的鼓動內部軍營暴力、軍官欺負士兵、老兵欺負新兵那套鍛煉軍隊?聽說舊韓軍舊日軍,甚至冷戰時期蘇軍某些特種部隊都喜歡搞這套用軍營暴力鍛煉身心,簡單粗暴的去打掉士兵們的人格與個人意識?自古以來漢人軍隊總是用一百萬現役、五十萬野戰部隊去對峙北方少數民族最多一二十萬並非全訓的動員兵,原因是不是漢人太過崇尚平等和尊重了,太有一顆理想主義之心了,很少有軍官將領能認同這套,總是期望建立一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儒家式理想主義軍隊?
楊天在內心中思索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如果漢族社會是一個人口少到沒有條件選拔兵源的隊伍,或許這一套是迫不得已的辦法。可是有這麼豐富的兵源、這麼嚴苛的選拔、有這麼充足自幼開始訓練教育的時間,自己又有什麼理由還照辦其他國家與民族的近代教條呢?尤其是想起當年在學校時遇到過的一些人與事情,楊天堅定了不用鼓動軍營內部暴力的辦法鍛煉隊伍的決心。當然,以後的長青營,在管訓上可要規矩與管製更進一步的嚴明了。。。
出乎楊天預料的是,本來認為自己可能要在保定府府城下準備很長時間,最終還是要在遠離府城的地方同對方野戰,可是卻沒有想到也就是在回到保定府城頭之下的第四天夜裏,一些做為警報的煙花地雷就在遠處閃現出了火光,如同二踢腳一樣被彈射到七八米高度空中才爆炸的煙花照亮了範圍十丈以內的一切敵營。
之前幾天的時間總共一個工作日的勞作,讓長青營構築起了比較堅固完善的工事體係。這種堅固而完善的工事體係如果是現代標準可能至少需要十天平均每人七八十個工時,隻不過在隊形要求可以更為密集年代,再加上保定府城郊外的土質並不算硬,秘營提供的工具也還算優良,僅僅折合平均每人一個工日的時間就構築起了方圓能有二百步左右蜿蜒曲折而有射孔及被覆的戰線。
按照夜間戰鬥條例的要求,負責在夜間值班的孩子們中的少數人首先利用射口展開了針對暴露出來的零星黑影的開火。開火的時候槍口盡量遠離射口避免別滲透過來的敵漏網前鋒發現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