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餘求(1 / 2)

第二章餘求

“幾百年的歲月更迭,便是曾經強盛無比的周王室,到了如今也已是日暮西山,龜縮在洛城一隅之地不出,下諸侯更是肆意攻伐,爭相稱霸,有羸弱的國,或成為了附庸,或直接被大國吞並,所以‘九州書院’也早已是名存實亡,其中有些在曆史的長河中也跟著化為了塵埃,有些幾經艱難幸存了下來,卻也背離了書院建立的本心,或演變成了諸侯國培養官吏的屬院,或融入到了江湖門派,成為江湖種的一份子,到了如今依然以書院之名麵世的,怕是隻有這青熔書院一家了。”

“既然其它八家書院最後都已不複存在,那為何青熔書院卻可以屹立至今啊!”文箐葉有些好奇的問。

船家少年笑了笑,解釋道:“倒也不上是不複存在,隻是換了一種存在的形式罷了,至於青熔書院為何能留存至今,你很快就會知道了,現在我們該做的,那就是該上岸下船了。”

船家少年的興起,文箐葉聽的也有滋味,這時間過的自然也就快了,可能在文箐葉看來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船便已經到岸了。

船家少年熟練的將船靠岸挺好,又跳上岸將船拴好,這才回船艙去搬文箐葉的行李,文箐葉的行李大大足有十多包,幾乎堆滿了船艙,似才收了那藺老頭半袋子刀幣,還真不是他漫要價。

文箐葉一登上島便有些迫不及待的觀察起四周,這座湖中島的四周都被青蔥的林木包圍,使人無法從遠處觀看島心得具體某樣,渡口的不遠處設了幾個茶亭,有幾個鄉婦人正在忙碌著,整個島隻有一條蜿蜒的路通往島心,這條路在接口樹林的地方設了一個牌樓,上麵刻有幾個大字“青熔道”。

“那就是青熔道!”文箐葉指著遠處那處牌樓,十分興奮的道。

船家少年憨憨一笑,有些好奇的問道:“你也知道這青熔道?”

文箐葉點了點頭,眉飛色舞的道:“那當然,這青熔道的名氣可大了,下的士人們呐,要是不來這青熔道上走一走,那都不好意思自己有大才華。據這青熔道的盡頭是一處石階,共有一百階,每一階上麵都立有一塊石碑,每一塊石碑上麵都記載著一道問題,登階的人隻有解了這碑上的題,才能繼續邁上一階,這幾乎已經成了下士人衡量才華的尺子,多人士人見了麵,不再問學富幾車,而是問“君也曾登過青熔道?邁幾階而止”,現如今聞名下的齊相晏平,當年便是登青熔道九十四階而止,成為了民間傳唱的美談呢。”

“那有那麼神奇,不過就是幾階台階罷了。”船家少年有些滿不在乎的道。

文箐葉搖了搖頭表示不認同,繼續開口道:“那絕不是你的幾階台階的事情,凡是登上過青熔路六十階以上的士人,出士以後治理一方都是井井有條,對於各項新政令的頒發都是很有見解。七十階以上的人,出了士都能成為一郡一城之守,負責守護造福一方。登上過八十階以上的士人,後來幾乎每個都成了親大夫。至於九十階,那便是鳳毛麟角了,我也隻知道四個人曾經登上過青熔路九十階”

“都是何人?”船家少年好奇的問。

文箐葉回答道:“其中一個便是我剛才與你的齊相晏平,一個是越相文會,一個是趙君有恤,一個是魯國執政虎楊,還有一個夫子,夫子雖然沒有登過這青熔路,卻是世人公認能登過九十階的人,所以我也算他一個,這五個可都是世之大才,民間甚至有言五人得一可安下。”

“噗嗤!”

船家少年突然笑了出來,打趣著道:“按你這麼下登九十階者有五人,得一可安下,魯國得其二,越國、晉國、齊國各得其一,可是為何下最強的諸侯卻是秦國,魯國得了兩人卻常年是疲於被打應付,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嘛!”

文箐葉搖了搖頭辯解道:“下十國,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熟強熟弱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這般簡單,也不是一人一城所能決定的,更何況你所的強弱是指兵鋒之強,那是需要武將衝鋒陷陣的,你總不好讓這人去上陣殺敵吧!總之啊,列國的紛爭那是真正的智者之間的博弈,不是我們能懂的。”

船家少年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他也不知道從那裏找來了一個獨輪車,已經將文箐葉的行李全部搬上了車,此刻正靠坐在車上擦汗,見文箐葉看了過來,便朝她露出了一個憨笑。

“咱們走吧!這離書院還有不少路呢!”

……

青熔路是一條蜿蜒的林間路,這島從外麵看過來並不大,到了島上卻發這裏是別有洞,文箐葉也不知道到底彎了多少個彎,這才走到了青熔書院的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