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熔書院(1 / 2)

第一章青熔書院

僻靜的嶺南大山之中,有一處風景秀麗的峽穀,名曰“青熔穀”,峽穀一側長著常年不敗的青色植被,另一側卻長著常年通紅的紅色花木,這兩種花木,一紅一青,且常年不敗,是嶺南大山中極為出名的一奇。前些年間還有北邊喜好花木的帝王派遣的使臣前來,隻為求取青熔穀青紅兩種花木的種子。

此刻正值春季,正是賞花踏青的好時節,峽穀間的道上三三兩兩有負芨而來士人,彼此駐足洽談,吟詩作對,欣賞美景。

不遠處還有一些當地的村民,散賣著一些山裏的瓜果特產,也有稚童往來奔跑嬉戲,一片祥和。

青熔峽穀的盡頭,是一處碧波粼粼的大湖,足有方圓百裏左右的樣子,湖中心有一座形如古幣的島,上麵建著越國最有名的“青熔書院”

便在此時,峽穀入口,一輛漆黑色的馬車緩緩駛入,四匹漆黑色的駿馬使人眼前一亮,這些馬都有八尺多高,不僅挺拔,且毛色如一,極為難得,便是在盛產馬匹的燕國、趙國,也算的上不可多得的良駒,何況越國地處江南,馬匹極為稀缺。

拉車的馬尚且如此,車身自然也不會差,都是用上好檀木製作而成,塗上上好的黑漆,車身四周嵌上了上好的黑鐵護框,又用上好的黑色絲綢做成門簾及窗簾。

這輛車一駛入峽穀,便被峽穀邊的那些士人注意到了,有一些好事者,便開始猜測這輛馬車的主人,四馬驅車,那便是公卿大夫的禮製,越國能驅四馬而行,又獨獨喜好黑色的,那便隻有越相國文會一人了,這文會是什麼人,那可是越國如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昔日越王蒙難,是文會替越王守國,大事事無不親臨,越王歸國後又為越王獻上了“伐吳七術”,最後幫助越王攻滅吳國,成就江南霸業。

峽穀車道的四周已經站了不少圍觀的士人,都想見見這鼎鼎大名的相國文會真容。

驅馬駕車的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頭子,留著一撮半白的山羊胡子,雖然穿著粗糙的麻衣,卻顯得極為精神,見四周有士人圍觀喧鬧,也沒有露出任何詫異不滿的表情,隻顧著驅車往前而去,顯然是修養極好的人。馬車在離湖不到十餘步的距離停下車來,老頭利索的翻身下車,將腳凳取下來放好。然後朝著車內輕聲喊了一聲:“姐,咱們到了。”

車簾微動,從車中下來一少女,約莫著十六七歲的樣子,樣貌自不便了,年紀,已是長的水靈,露出了一絲傾國傾城之資,隻是這女子穿了一身白色的衣裳,與漆黑的馬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要去湖心青熔書院,還得坐一段水路,姐在此稍候,老奴這便去安排。”老頭朝少女欠了欠,便走開了去。

那少女下車以後,好奇的四處張望了一下,見這兩側青紅的草木景色顯然是十分滿意的,隻見她點了點頭,開心的道:“這青熔書院,果然是個極好的地方,未來這些年怕是不會覺得無聊了。”

一路尾隨圍觀的士人,見馬車上下來的竟然是個這般秀氣脫俗的少女,早已是炸開了花了,正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隻是礙於對方四馬驅車的威儀不敢貿然上前搭訕!那少女似乎也覺察到了周圍圍觀者們熱切的眼光,卻也不惱怒,竟還朝著人群做了一個鬼臉。

“姐,船都準備好了,我們過去吧!”老頭一路跑過來,向白衣少女招呼了一聲,便自顧自

被喚作姐的白衣少女點了點頭,邁起蓮步向湖邊走去,一邊走一邊道:“藺叔,這青熔書院果然是名不虛傳,老秦那個老頭子果然沒有騙我。”

白衣少女適才所站的位置,離湖邊還有十幾步的樣子,隻是這十幾步的距離,便好似隔了兩個世界,直到白衣少女走出了這十幾步,才真正看清那片連綿百裏的大湖,碧波蕩漾,連綿百裏是何等壯闊的景觀,又瞧見湖岸邊修建的那個渡口,一時之間竟然也有些看呆了。

那個傍湖而建的渡口,原則上來已經不能再稱作是一個渡口了,而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建築群,這個建築群種的房屋都是青磚黑瓦,有的不足一丈高,有的卻又數丈之高,層巒疊嶂、彼此相接,竟像是所有的建築都扭擠在一起的樣子。

“姐,中間那座最高的亭子,這便是老秦頭口中的觀湖亭了,算是青熔書院的一大特色,每年都能吸引不少他國的士子慕名而來。”

白衣少女點了點頭,呐呐的道:“這些屋子可真奇怪,看起來竟然像所有的屋子都扭擠在了一起的樣子。中間那個觀湖亭這麼高,恐怕比吳王修的離宮還要高吧。”

“噓!姐慎言啊!大王最不喜歡臣下們私下提起關於吳王的舊事了,若是被大王知道了,怕是又要罰你跪宗祠了。”

“哼,他才不敢罰我呢!他要是敢我,我就拔光他的胡子。”白衣少女揮了揮拳頭,道。

藺老頭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姐自幼在宮中長大,卻不曾經曆過任何宮廷權術的爭鬥,從便集了各項恩寵於一身,不論是大王還是王後都視她如己出,所有的事情都遷就著她,故而養成了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她的內心耿純的又如同一張白紙,隨著年齡的長大,這便成了相國文會的一塊心病,這也是文會不顧越王與越王後的反對,硬要送她來青熔書院讀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