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領兵參戰?”
劉稚接到魏延的彙報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主公,莫非其中有詐?”郭嘉說道。
劉稚道:“關羽不過兩萬兵馬,進入涼州能做什麼?”
“主公之意是放行?”
劉稚想了一陣,“看來本王要去見見這位關二將軍。”
郭嘉道:“主公,此去武都郡上千裏,關羽能等那麼久嗎?”
劉稚道:“本王就去敦煌等他。”
劉稚通知魏延:“如後無伏兵,放行,小心之。”
然後,劉稚整裝快馬加鞭趕奔敦煌。
這一回,劉稚隻帶了八百禁衛軍和趙愛兒一眾女保鏢隨行。這次是趕路,沒必要讓甄洛這些弱女子隨行。
劉稚一行快馬加鞭,趕到敦煌時,關二爺還在百裏之外,眾女去梳洗打扮,劉稚在等待與關二爺相見。
劉稚不清楚關羽此舉究竟是誰的主意,自己昭告天下,隻是想搶占輿論製高點,沒想到這有著意外。
如果是劉備的命令,劉備應該在第一時間與自己聯係,打造聲勢才對,如果是關二爺自己的主意,這裏麵的文章就深了。
與關二爺交手也不是第一次,劉稚都是手下留情三分,這與藏在骨子裏的武聖威嚴有關,千百年的崇拜,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放開,所以,劉稚希望能與關二爺把手言歡,而不是成為敵人。
但是事實上兩人之間有一道鴻溝,這道鴻溝就是劉備。
不過,關二爺與劉備也有本質上的隔閡,隻是一直隱藏不見而已,但是作為一名穿越者,卻明白關二爺和劉備之間的隔閡有多深。
關二爺是先君臣後兄弟。
關二爺始終認為自己是漢臣。
關二爺始終認為先忠於大漢再忠於兄長劉備。
劉關不同的政治思維,是導致他們結義之情疏遠的主要原因,劉備要的是匡扶漢室,進而取而代之,而關羽更多是懲惡揚善,保民安境,在漫長的鬥爭中,兩人逐漸變成“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陌路者了。
這跟張三爺有本質的區別,張三爺用一句話形容:生是哥哥的人死是哥哥的鬼,張三爺是先兄弟後君臣,眼中隻有兄長沒有大漢,大哥劉備就是他的天就是他的皇帝。
劉稚心中一直有點小心思:把關二爺爭取過來,今天,終於有機會心平氣和的見麵了。
幽香陣陣,洗漱完畢的眾女輕輕飄來,其實按照眾女現在的修為,已經做到嬌軀不染毫塵,隻不過沐浴更衣是眾女的習慣而已,麵對時刻都會忽發奇想的男人,眾女非常在意自己的嬌軀會不會有絲毫的異味,或者說:有絲毫異味也不行。
“大王,時間差不多了吧?”趙愛兒輕聲說。
劉稚卻坐著沒動。
王魯蓮很是好奇的將小手伸到劉稚麵前搖擺,劉稚道:“本王看得見。”
王魯蓮笑嘻嘻的坐到劉稚腿上,玉臂摟住劉稚脖子,笑嘻嘻的道:“我還以為大姐夫睡著了呢,大姐夫,紅臉的將軍該到了吧。我們走不走呢?”
劉稚攔住王魯蓮纖腰,緩緩說道:“適才本王仔細想了一下,感覺匆忙趕來有些魯莽了。”
王魯蓮震驚道:“難道說大王改變注意啦?”
劉稚道:“確實如此,這一次就當我們旅遊了。”
眾女不禁麵麵相覷,迢迢千裏,就這樣一句話?
“大姐夫,你確定你沒有說胡話?”王魯蓮很認真的說。
劉稚道:“你們不知道關羽的性格,關羽此人極為驕傲自負,禮賢下士效仿文王訪飛熊,在關羽這裏隻怕行不通,如果本王一直在敦煌,與關羽見麵也就見了,這回卻是從晉陽千裏迢迢特地趕來相見,已經落了下風,會被關羽在心中輕視,相見不如不見。”
趙愛兒道:“既然大王已經明白,就隨大王好了,我們這就回去嗎?”
“怎麼可以呢?大姐夫可是說當旅遊呢。”王魯蓮急忙道。
劉稚笑著拍拍王魯蓮香臀:“蓮兒,從敦煌走回晉陽,不趕路的話,怎麼也得一個月,一個月不夠你的玩的?”
王魯蓮咬咬小嘴唇:“大姐夫要是不搗亂的話,一個月也夠了,大姐夫,你可不能搗亂哦。”
“好,本王絕對不搗亂,走,打道回晉陽。”
這才是來去匆匆,未免有些兒戲,但是劉稚認為相見不如不見非常正確,這跟關二爺的脾氣性格有關。別人不知道關羽的脾氣,作為一名穿越者太了解這位武聖。
縱觀三國,有千秋忠義美譽的關羽,也不是完人,也有其致命的性格缺陷,而且正是因為這些性格缺陷,才導致了自己“敗走麥城”的慘敗。總結關羽的性格缺陷,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喪失了群眾基礎。看過三國的人都可以感覺到,在三國中,關羽有一種說不出的傲氣,有時候讓我們崇拜,有時候讓我們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