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三人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大營時,火光中一軍攔住。當先大將,縱馬橫刀一聲大喝:“文聘休走!某曹仁在此!”
文聘大驚,不是情報上說曹仁去攻宛城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裏?
此時不是解惑之時,眼見曹仁引兵殺來,文聘上前擋住,大喝一聲:“大公子速速回軍營。”文聘感覺不對勁了。
劉琦與黃祖不敢怠慢,急忙往回跑。
還沒到大營,就看到大營之處火光衝天。二人大駭。
還沒到大營,猛聽一聲炮響,當前現出一哨人馬,不是別人,正是李典,此時李典身邊左右哪裏還是老弱殘兵,分明是個頂個的精兵。
李典大笑:“劉琦小兒,別來無恙?”
劉琦大怒,縱馬搖槍直取李典。
兩人再次交手,劉琦不禁大吃一驚:李典怎麼這樣厲害?
戰不數合,黃祖一見不妙,急忙上前相助救下劉琦,李典率兵衝殺過來。
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三將也殺的各自找不到北,劉琦收攏殘兵敗退數十裏,這才紮下大營,文聘與黃祖都不知去向。
三日後,噩耗傳來——宛城失守。
怎麼回事?
很簡單,夏侯惇帶兵圍城,派人換上荊州軍的戰甲,騙開城門,守將蔡中不敵夏侯惇,棄城逃走。
宛城丟失,代表南陽郡落入曹軍手中,劉表得報,氣的當場吐血,南陽郡費了多大的力氣才搶回來,在手裏還沒熱乎呢,這就沒了,劉表怎麼受得了?
宛城丟失,劉琦這支兵馬反而成了孤軍。這可愁壞了劉琦,若不想出辦法,自己就會成為曹軍的盤中餐。
跟蒯良商議一陣,立即派人向劉表求救。
不久之後,劉表得到求救信,不看則以,一看這把劉表給氣的,本就吐了血在養病,這一看,氣的劉表都躺不住了。
蔡氏在一邊煽風點火:“大公子率兵出戰,卻損兵折將,臣妾看來分明是故意為之,以報對使君的不滿。”
劉表大怒:“這個逆子!還有臉求救?讓他去死!”
劉琦沒等到救兵,反而得到一頓申斥,不禁心神大亂。
蒯良道:“大公子,為今之計,我等需要自救。”
劉琦道:“父親棄我於不顧,我又奈何?”’
“西進入川,向劉玄德求救。”
劉琦無奈道:“也隻好如此。”
在曹軍還沒有合圍之前,劉琦率領殘兵敗將向西突圍,一邊向劉備發出求援信。
劉備正在漢中厲兵秣馬積草屯糧,等待時機,忽得到劉琦的求救信,劉備有些遲疑,當初在荊州,劉備跟劉琦有過交往,對於自己不受父親喜愛,劉琦很是煩惱,也跟劉備講過,隻是這屬於劉表的家務事,劉備不便參與。
現在,劉琦兵敗向自己求助,助還是不助?
旁邊閃過一人,“將軍因何猶豫不決?”
劉備一看啊,原來是糜竺。
對於糜竺,劉備感激非常,不僅糜竺請全家之力相助自己成事,還把妹妹嫁給自己。
見糜竺相問,劉備道:“劉琦兵敗,向某求助。故而猶豫不決。”
糜竺道:“將軍,這正是好時機啊。”
劉備忙道:“好在何處?”
糜竺道:“劉備年邁,卻聽信後妻之言,廢長立幼,早晚會出禍事,劉琦來投,日後將軍可借劉琦名義兵發荊州,豈不是好事?”
劉備一搖頭:“景升乃我族親,豈可奪他荊州?”
糜竺笑道:“非是奪劉表之荊州,荊州乃大漢之荊州,劉表無得,廢長立幼,致使荊州生亂,將軍入主荊州,乃是為了荊州百姓,乃是為天子分憂,如果將軍不取荊州,豈不讓曹操得去?”
張飛道:“大哥,糜竺所言有理啊,先把劉琦接過來再說就是。”
劉備想了一陣子,這才點頭,命關羽引兵接應劉琦進川。
劉表聞聽劉琦投了劉備,更是氣得發狂,連罵逆子,加上年歲大了,一口氣沒上來,直接死過去,這一來嚇壞蔡氏,劉表若是死了,自己豈不成了小寡、婦?急忙漢郎中前來醫治。
曹軍得了南陽郡,立即上報曹操,曹操聞聽大喜過望,又聞聽劉表病重,曹操兩眼一轉,計上心頭。
以天子名義,給劉表下了一道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荊州牧劉表年老失德,不宜再為荊州牧,調劉表回京任職,荊州牧另選賢人,欽此。”
“曹操也來欺我!氣煞我也!”
劉表氣的再次吐血,人看著不行了,鬧到半夜,府中傳來噩耗——劉表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