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黃祖正在思索此戰如何打,劉琦來信,正中下懷,三人商議,將矛頭對準李典。
李典此時正在博望休整。
博望北依伏牛山,南麵隱山,西倚南陽白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地勢險要,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素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能將博望奪回來,對於將曹軍趕出南陽郡意義重大,三將率二十萬兵馬星夜兼程直奔博望而來。
這麼大的動靜,當然會引發曹軍斥候的主意,曹仁與夏侯惇、李典先後接到彙報。
“二十萬兵馬?兵分三路?”曹仁敲著腦門看地圖沉思。
曹仁絕對不是羅大大筆下的百敗將軍。
曆史上的曹仁赤壁之戰後,鎮守江陵與周瑜拖了一年之久,為曹操重整旗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渭南破馬超,破反將蘇伯、田銀、侯音,襄樊之戰中擋住了關羽的進攻,與徐晃共攻破陳邵,進軍襄陽,魏國建立後曹仁拜車騎將軍,統率荊州、揚州、益州軍事,晉封陳侯,曹丕代漢建魏,封曹仁為大將軍,又遷大司馬。後來,曹仁率兵進口濡須口,但最終慘敗給朱桓。不久卒於軍中,時年五十六歲,諡曰忠侯。
關二爺敗走麥城,與曹仁絕對分不開,當時曹仁守樊城,樊城保衛戰的重要性正如滿寵所言:關羽不敢前進是因為怕曹仁抄他的後路,如果曹仁棄城而走,黃河已南都將不會是魏國所有。
曹仁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守住了樊城,阻擋了關羽前進的步伐,並且在長期的消耗戰中使關羽軍成為了一支疲憊的軍隊。如果不是曹仁的頑強抵抗,徐晃援軍能否輕易擊敗關羽軍是一個問題。
所以,曹仁是大將,不是百敗將軍。
曹仁考慮再三,與博望李典聯係,說出自己的計劃,李典大喜:“子孝將軍果然厲害,此計甚佳,就依此計而行。”
李典名副將各引兵兩萬,多備硫磺煙硝等物,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等待荊州軍領軍通過,就以伏兵與火攻擊之。
而李典自己,卻帶了一些老弱殘兵等待荊州大軍的到來。
首先趕到博望的乃是黃祖,他沒急著攻打博望,而是暗暗觀察博望的情況,越看黃祖心裏越犯核計。
他看到守城的曹軍都是一些老弱病殘,這是怎麼回事?
黃祖一邊繼續觀察,一邊通知劉琦和文聘。
二將也是驚訝異常,如果博望都是老弱殘兵,曹軍的精銳部隊哪裏去了?
急忙四下一打探,原來曹軍偷偷摸摸奔宛城而去。
“曹賊與偷襲我宛城,實在是自不量力。”劉琦年輕氣盛,聞報不禁把嘴一撇,“宛城堅固,豈是曹軍想攻破既能攻破?隻要我軍將博望拿下,這支曹軍就成甕中之鱉。”
文聘仔細想了一陣,也感覺確實如此。
商議已定,二將加快速度直奔博望,想將這支曹軍變成孤軍,就要先拿下博望。
轉過天來,二人趕到,都沒休息,立即城前罵陣。
李典立即引一群老弱殘兵出城迎戰,三將一見,不禁大笑。
李典黑著臉道:“爾等休得猖狂,某李典在此,爾等休想奪取博望。”
劉琦大笑一聲,催馬就奔李典殺去。
李典冷笑:“黃口小兒豈敢猖狂?”
縱馬揮刀大戰劉琦。
別說,劉琦的功夫還是挺不錯,這杆槍就跟鬧海蛟一般,把李典殺的鼻窪鬢角熱汗直淌。
劉琦一見,更是高興,抖擻精神,將全部本事都拿出來。
李典抵擋不住駁馬敗走。
“休走!留下命來!”劉琦催馬緊緊追趕。
劉琦追的緊,李典無法回城,值得引兵而走,劉琦緊緊追趕,黃祖與文聘一看,這是好機會啊,隻要殺了李典,博望唾手可得,二將催馬就在後麵追。
時天色已晚,濃雲密布,又無月色,而且起風了,越掛越大。劉琦一心想把李典抓住,那裏還在意這些,隻顧催軍趕殺。
此時文聘、黃祖趕到窄狹處,兩邊都是蘆葦。文聘不禁皺眉:“欺敵者必敗。此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我軍豈不要全軍覆沒?”
黃祖忙仔細打量,也不禁大駭,黃祖素來是陰人的主,一看此等環境,就知有詐:“將軍所言極是,此是險地,我等速撤!”
文聘便勒回馬,大叫:“後軍慢行!”人馬走發,那裏攔當得住?
黃祖大叫:“大公子且住!”
劉稚正追的急,見黃祖催馬趕來大叫便問何故。
黃祖道:“道路狹窄,山川相逼,樹木叢雜,敵軍火攻,我軍插翅難飛。大公子速退。”
劉琦猛然醒悟,即回馬令軍馬勿進。
話音未落,隻聽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著,隨後兩邊蘆葦亦著。一霎時,四麵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荊州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此時曹軍殺出,被煙熏火燎的荊州軍哪裏是對手?隻能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