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大喜:“如此,某就不客氣了。”
當下,兩人開懷暢飲。
劉稚與公孫瓚交流,穆王業餘劉虞進行遲到的交流。
劉虞首先道歉,請求穆王原諒,穆王自然笑口常開,然後兩人聊家常,劉虞就提出與中山結盟。
穆王道:“侯爺心意,本王一定如實轉告世子劉稚。”
“多謝大王。”
劉稚與劉虞終於麵對麵坐在一起。
“先祝賀渤海侯新婚。”劉虞舉杯。
兩人飲了幾杯,就把正事提上來。
劉稚道:“州牧厚愛,劉稚愧領,你我同為漢室宗親同為漢臣,自當為大漢效力。”
劉虞的老臉就有些紅,“此前老夫對君侯有所怠慢,請君侯恕罪,正如君侯所言:你我同為漢室宗親同為漢臣,自當為大漢效力,還請君侯既往不咎,劉虞自有厚報。”
劉稚道:“州牧說的哪裏話來?州牧為堂堂幽州之主,劉稚不過一邊疆小卒而已,隻要州牧有吩咐,劉稚莫敢不從。”
劉虞笑道:“如此,我就當君侯應下。”
劉稚哈哈一笑,舉杯邀請:“州牧請,我等共飲此杯。”
“好,請!”劉虞欣然舉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稚趁機提出請劉虞讓開一條路,讓自己的軍隊遠征遼東。
劉虞略作思考,當即點頭。
劉稚很是歡喜,再次向劉虞舉杯,兩人杯來杯往,氣氛越發熱烈。
“主公不可。”
回到自己的住所,劉虞將過程一講,麾下謀臣張逸立即製止,“遼東雖然不尊主公號令,在名義上也屬幽州,隻要時機成熟,主公可揮師北上,將公孫度一舉剪除,若讓劉稚率兵進入遼東,擊敗公孫度奪下遼東,遼東將與主公再無緣,請主公三思。”
另一謀士鮮魚銀笑道:“無妨,我以為主公應允劉稚進遼東是件好事。”
張逸道:“鮮魚銀,你不要信口開河。”
鮮於銀不慌不忙:“你先聽我慢慢道來,首先,劉稚娶了公孫瓚的女兒,成為親家,不管主公如何做努力,他們這種親翁關係輕易也分不開,如果他們聯手,實力將遠勝我軍,所以應想辦法分化之。
其次,公孫度久在遼東經營,實力也很強大,卻不聽從主公將領,時間一久,必會成為主公心腹之患,劉稚要進軍遼東,正是鶴蚌相爭,主公安坐漁人之利。
其三,劉稚分兵進遼東,中山一帶力量必定削弱,他還要麵對袁紹的壓力,能與公孫瓚聯手的兵力就會有限,主公得壓力就會大減,若是再能聯手袁本初,除掉劉稚也非不可能,劉稚一去,隻剩下一個公孫瓚,何足道哉?
所以,某支持主公之意,讓劉稚進軍遼東,進來容易,想出去嗎?就要看主公之意,劉稚這是主動送上門來讓主公要挾,主公要是不要挾,都對不起劉稚這番誠意。”
劉虞不禁哈哈大笑:“本侯正是此意,由此可見,劉稚不過一少年也,不足為懼。”
這就是:人謀虎虎亦謀人,征戰沙場,誰更高一籌,還看結果。
劉稚得到劉虞正是答複,也是大喜,立即著手進軍遼東事宜。
正在忙活著,忽然有人來報:“啟稟君侯,門外有人求見,自稱是來自襄陽的故人。”
襄陽故人?劉稚就有些蒙,自己在襄陽還有故人?,仔細一想,劉稚不禁喜上眉梢:莫非真是他來了?
劉稚急忙起身向外走。
來到門外一看,可不其然,真是朝思暮想之人。
劉稚大步上前:“士元為何今日才到?可想煞本侯也!”上前一把就將來人抱住。
來人為誰?正是鳳雛龐統龐士元,鳳雛來了,劉稚能不高興嗎?
見到劉稚這般開心,龐統放下心事,也高興起來,劉稚現在可不一般,龐統也是思量再三才決定來投,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要不然讀書做什麼?前一番,劉稚主動來尋自己,可恨家中某些人從中作梗,讓自己與劉稚失之交臂,現在劉稚的力量越來越大,是否還記得自己這個無名小卒?
在忐忑不安中,龐統決定一試,結果皆大歡喜,隻看劉稚狂喜之色,就讓龐統感激涕零。
“君侯,龐統來晚了,請君侯懲罰。”
劉稚大笑:“士元來得正好,我正愁無人可為將,士元可解我心頭之患。來來來!快隨我進府一敘。”
拉著龐統就走進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