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通向長安之路(2)(1 / 2)

“真是一片的風雨飄渺啊。”年輕的皇帝最近憂鬱了許多,就連後宮的鶯歌燕舞也不能稍解他內心的煩悶。盡管朝廷裏隱約有“從西麵傳來的都是壞消息,從北麵傳來得都是好消息”的說法,但皇帝卻不是這麼認為的。

“什麼是好消息?張頜、徐晃、郝昭他們三個動用了二十萬大軍在河北和唐軍糾纏得難舍難分,維持著一個不勝不敗的結果,這就算是好消息嗎?敵人還在自己的國土之中呢,這樣就說好,是不是連自己的河北都不要了?”

皇帝對此憤憤不已:“張頜、徐晃兩個老貨不是總有人說他們怎麼強,怎麼強的嗎?怎麼連一個趙雲也對付不了?至於郝昭那個笨蛋,還說他是我們大魏的三秀之一呢?屁!這算什麼三秀!”盡管話沒有說出來,但皇帝還是不免在自己的心裏動了粗口——作為一名一名君主,他也知道這些事情是不能從自己的口中說出的。

不過,腹誹盡可能的腹誹,鬱悶盡可能的鬱悶,這些東西卻是始終必須潛藏在自己肚子裏的。不管自己心裏多麼的惱火,曹睿都知道自己不能把這樣的惱火給顯露出來,在眾大臣的麵前他還是必須盡可能的裝作一副平和從容的模樣來對待臣下的種種彙報和提議。

“……元常已經重症不能理事了嗎?那就讓曹真直接掌管長安方麵的事情吧。他所需要的物資也都給我備著,若出現什麼問題,我可要拿你們是問的!”在接到了曹真的戰報曹睿做出這樣的決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曹真離鍾繇最近,且又是自己最為信任的人呢?事情就這樣被確定了下來,曹真得到了關中戰役的指揮全權,並得到朝廷方麵絕對的支援。

由於北麵的戰鬥已經徹底的陷入一個膠著的狀態之中,短期之內是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了,所以整個魏國就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了西麵。對於曹真的要求,他們要人給人,要炮給炮,所有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徹底的打敗李晟軍的北侵。

“一旦西麵取得了勝利,那麼敵方在北麵將徹底成為一個孤軍而不得不被迫後退。這是我們眼下所能做到的最好結果了。”魏國的朝廷商議半天最終得到了這麼一個結論,卻也是能夠讓皇帝接受的。在和李晟開戰近半年以來,他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了敵人的強大。

盡管他多少也明白敵人的強大究竟是在何處,但在對方沒有給自己充分的時間進行追趕的情況下,他對此卻是隻能被動挨打。這實在是一件令人難受的事情,因此他也已經暗暗的下定決心,一旦自己度過了這一次的難關之後,自己絕對要全麵學習李晟那邊的種種,將自己的國家徹底的變革起來。

“不變,就不足以在這個天下立足啊。”曹睿迫切的感受到了這樣的緊迫性。就在長安的防禦工作在曹真和鍾繇的交接中進行的同時,李晟與馬岱也完成了大軍的會師,對陳倉發動了總攻。一千多門火炮齊齊發出自己怒吼,整整轟擊陳倉一天,將陳倉的城牆完全砸爛,把陳倉人的抵抗之心打了一個粉碎。陳倉就此陷落。但王雙卻沒有死,他被龐德給擒獲了,很是秘密的送到了李晟的跟前。

“你投降吧。作為一個有能力的將軍,你不應該在這兒為了一個將要崩潰的王朝而陪葬。”李晟勸說著王雙。若說在他所碰上的魏軍將領中有誰是最善於學習的,王雙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在彼此的交鋒中,李晟已經真切的領教了他的本事,對他也是頗為欣賞,自然就不願意他就此一意尋死了。

“要殺便殺,若是要我就此投降,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我是一名臣子,應該有我自己的忠義。我想閣下也不會希望這世上多了一個叛徒貳臣吧。”王雙身上的衣服已經被換過了整個人看起來並不顯得怎樣狼狽,麵對李晟的問題他既不哀怨,也不暴躁倒是顯得十分當然,隻是歲都可以聽得出,這淡然之下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