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以防萬一,向南並沒有選擇細銅刷,而是找來一柄硬毛刷,小心翼翼地將瓶身從頭到尾細細地刷了一遍。
用硬毛刷刷,實際上對幹結的土鏽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對此向南並沒有感到意外——
依附在瓶身上起碼上百年的泥巴,那種堅硬程度絲毫不比石頭差,要是這麼容易就被刷下來,就不叫土鏽了。
他轉身從工具櫃裏拿來一把錐子,準備用錐子來對付堅硬的土鏽和瓶身斷裂溝縫處的泥土雜物。
用錐子來剔除土鏽,就更需要技巧,也更需要小心謹慎了,因此錐子是尖利的工具,一個用力過大,就有可能在將土鏽剔除下來的同時,劃傷古器物的釉麵。
更嚴重一點,直接損傷到古器物本身的胎體。
向南右手緊緊捏住錐子下方靠近尖端處,這樣用力時,哪怕打滑了,也能掌控住幅度。
再將瓶身固定住,左手緊緊抓住瓶身,開始小心翼翼地用錐子一點一點地剔除土鏽。
用了大概半個多小時,他才將瓶身上不多的土鏽全部剔除完畢。
直到此刻,向南才長舒了一口氣,盡管修複室裏開著空調,溫度恒定,他依然出了一腦門的汗。
用機械清除法來清潔古器物,累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注意力始終要高度集中,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對古器物造成二次損傷。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相對而言,清洗古書畫就要比古陶瓷輕鬆得多,用清水淋洗畫芯,隻要稍微小心一些,都不會對畫芯造成損傷。
向南從桌子上的紙巾盒裏抽了一張紙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然後拿來一條毛巾,將清潔過的青花雲龍紋瓶的瓶身和那些零散的碎片全都擦拭了一遍,直到上麵再也沒有了絲毫雜物,這才作罷。
此時再去看這件古器物,渾身上下泛著柔和的光澤,輕輕轉動瓶身,光線在釉麵上流轉,如同彩虹一般令人炫目。
“這看著感覺好像不是什麼贗品啊!”
向南嘟囔了一句,之前老戴師傅說,老師拿給自己練手用的,肯定是一件贗品,因為實習生不可能一來就拿文物來上手的,就連小喬當初來時,也是用廢舊古瓷器練習了一年多時間。
向南覺得老戴師傅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當初他自己在金陵博物院時,趙子和趙老師不也是一直讓自己清洗廢舊古陶瓷的嗎?
“應該是一件做得比較真的贗品,現在的蛤蜊光都可以造假了,還有什麼不可以的?”
古玩界原先認為“蛤蜊光”人工不能仿製,因此,把“蛤蜊光”作為鑒定古陶瓷的重要標準。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現在造假者,用“電光水”、真空鍍膜法製造“蛤蜊光”。
一些仿古瓷廠,改進了工藝配方,使得一出窯的五彩、粉彩瓷就有“蛤蜊光”現象。
甚至,高仿釉上彩的清代官窯瓷器,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向南如果不用“回溯時光之眼”,以他目前的水準,還真分辨不出來。
不過,他倒是沒有開啟“回溯時光之眼”來看手中的這件青花雲龍紋瓶。
一是他認定了老師不可能一上手就讓他修複真文物。
二是老戴師傅好歹也是資深古陶瓷修複師,他還能看走眼不成?
他說是贗品,那這件青花雲龍紋瓶就真不了。
https://8./book/50515/472581264.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