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尾聲 (1)(2 / 2)

而這千防萬防,隻有有一絲差錯,勾踐就會性命不保。

與其坐以待斃,不若給他們扣上鎖鏈,以吳國百姓和君命將他綁在吳國,讓他為那江河日下的吳軍防務耗盡心血,自有吳王和那些文臣武將們處處掣肘,千方百計地為難與他,這些來自君臣同僚的明槍暗箭,比之沙場更能損耗他的心力。

這幾年下來,孫奕之莫說去行刺勾踐,就連邊城都出不得一步,既要練兵,又要築城,還得動員士兵和邊民開荒耕種,甚至連他自己都親自開了一片田地,以身作則,倒也頗為見效,堪堪保得一城軍民度過了這幾年的災荒,不曾出現大麵積的逃荒和餓死之事。

為了這些事,孫奕之這幾年來,寢食難繼,便是青青,也跟著幹了不少活,若非她自幼便長於鄉野,單這一樣,那些真正的世家貴族小姐,就絕難忍受下來。

可到了最後,還是無力回天,齊楚越三國聯合,夫差逼著孫奕之四處征戰奔波,隻怕也少不了西施和伯嚭的鼓動,那些原本看似忠君為國的籌謀,可骨子裏藏著的,竟是如此險惡的用心。

夫差這會兒能醒悟過來,孫奕之自然也能想到此處,可事已至此,吳國三麵受敵,如今城破人亡,就連範蠡都已登堂入室來見西施,他們又能如何?

孫奕之深吸了口氣,一揮手,帶人將夫差護住,衝他拱手說道:“大王請先行一步,末將在此掠陣,越人若想從此過,必先踏過末將的屍體!”

夫差眼神閃爍了一下,隱隱有些水光晃動,喉頭哽動了兩下,卻又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青青一直站在孫奕之的身邊,定定地望著西施,直到此刻,才緩緩地從背後拔出血瀅劍來,直指向西施,輕聲說道:“夷光姐姐,能不能告訴我,你還做了什麼?”

當初是她一力阻止,孫奕之才放過了西施,答應重回吳軍,憑一己之力,扶持著風雨飄搖中的吳國,苦苦支撐了這幾年,到如今,方才知道,這根本是一個局,一個陷他於死地的局,而設局之人,竟是她視之為親的姐妹,叫她如何能不心痛,如何能不後悔?

西施麵色慘白,下意識地捂住心口,對上青青充滿憤恨的眼神,再思及方才夫差萬念俱灰的模樣,不由心痛如絞,先前因看到範蠡而一時振奮的精氣頓時萎靡下來,身子一軟,搖搖欲墜,若非範蠡發覺她不對勁及時扶住,隻怕當場便已昏厥過去。

“你若要恨,恨我便是。”範蠡將西施抱在懷中,心痛之極,迎上青青猶如冰箭般的視線,亦毫不退縮,一字一句地說道:“此計本是我定,不過是借她之口罷了。青青姑娘,在下和越國負你良多,隻是兵不厭詐,你我也是各為其主,你若要殺,便先殺了我吧!”

青青冷笑一聲,說道:“你以為……我殺不了你麼?”她恨得幾乎咬碎了牙齒,內力激蕩,手中血瀅劍頓時劍光暴漲,輕輕一抖,便如點點紅梅綻放,朝著兩人直刺過去。

“動手!——”

“小心!——”

範蠡和西施幾乎同時喊出聲來,都隻喊了一句,便相對而視,西施衝著他輕輕地搖了搖頭,眼中水光瀲灩,眉心緊蹙,哪怕痛苦至極,也強忍著保持清醒地說道:“是我對不起她,不要……不要傷她性命……”

可就在範蠡一聲令下之際,變故已生,那些隨著孫奕之和青青同來之人中,忽然有十幾人反手一劍,刺入身邊最近的同伴心口,隨即便朝一擁而上,朝孫奕之和青青圍攻過去。

而範蠡身後的越軍也將此地重重圍住,手持弓箭,圍成前後三圈,不過轉眼之間,已結成箭陣,正對著浣紗台上眾人。

孫奕之內傷未愈,方才躲避不及,被華宏一劍劃過腰間,已是血流如注,與青青背靠著背,互相支持著,方才站穩身形,看著麵前這些跟隨他多年的越人,不禁自嘲地一笑,“你們果然是離火者,這些年來,為取得我的信任,每次出戰,所殺的越兵都是你們的同袍,還真是下得去手……”

華宏咬著牙,充滿恨意地望著他,說道:“當初若非孫武,我們也不會淪為礦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青青姑娘雖對我等有救命之恩,但你與我等之間國仇家恨,唯有以血洗之!你放心,大丈夫恩怨分明,我等絕非貪生怕死之人,你們死後,我等自當相殉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