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48、父親的故鄉——西侯(2 / 3)

“媽,振傑懂眼鏡,讓他看看。”

欒川陶灣也就是我們家住的地方是有名的眼鏡產地,這裏的水晶石質地純淨通透,父親曾做過眼鏡的買賣。他從媽媽手裏接過一看,著實是一副絕好的眼鏡,便又把眼鏡雙手遞給外婆說:“媽,這副鏡子是上等好鏡,你老自己留著吧。”

外爺接著說:“這些年,也就是從永泰死那一年起,你媽白天怕你們傷心不敢哭,一到晚上便淚流不止,幾年下來眼睛就看不清楚了。這事怕你們知道了心裏惦念,我也就沒告訴你們。我就親自去了一趟陶灣,托熟人找到一家正牌老店,挑了一副鏡片,又去打了眼,配了純金鏡框,隻從你媽戴上這副鏡子之後,眼睛當下就不痛了,後來看東西也越來越清楚了。”

“秀蘭,”外婆接著外爺的話說:“這副眼鏡我暫時用不上了,你給你婆婆帶回去,這眼睛太重要了,千萬讓她保重。”

“媽媽,”父親對外婆說:“這副眼睛是爹爹專門給你定做的,如果讓我們帶走,你當下就沒的帶了,你不帶眼睛也不太好,我媽那我這次回去看看情況,我這也帶了幾副,看哪一副適合她的眼睛,我當即給她配鏡架。”

“你帶上這一副,如果你媽試試不適合你再給我帶回來。”外婆仍然堅持。

“振傑,你媽心想到這兒,你就答應她,否則她心裏會難受的。”外爺說。

“爹,我看了一下,這副鏡子確實是副好遇不好求的鏡子,媽也帶了這麼多年了,已經適應了,再配就不容易了。”

“振傑,正是因為我帶著效果好,我才讓你們給你媽帶的,就這樣,別再說了,再說我就要生氣了。”

父親看著外婆執著的臉,知道她是誠心實意,已經不能再說什麼了。

“振傑,恭敬不如從命,咱媽的心意,咱回來再給她配一副好嗎?”媽媽說。

“好是好,我就怕找不到這麼好的石頭。”

“心誠則靈,咱們就住在陶灣,還怕找不到嗎?”

“你們要有這個心就行了,我給你媽配鏡子時,我自己也配了一副,一直沒戴過,就先讓你媽戴上。”外爺說著,也從屜子裏取出一個包得很精致的小楠木盒子,從盒子裏取出了幾樣藥,說:“振傑,你回的倉促,我也沒來得及給你媽買東西,這裏幾種藥材,一是兩個麝香包子(雄性香獐子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一是半斤野山參,你給你媽帶回去。”父親知道外爺拿出這兩種都是地道的名貴的中藥,價值頗高,便說:“爹,這野山參我帶上,麝香包子我身上從來沒斷過……。”

“別囉嗦了,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快收拾起來準備一下上路吧。”

父親和媽媽十分感動,他們把外爺外婆送的東西包好,在外爺家又吃了午飯,一家五口人便告別了外爺外婆上路去縣城了。

父親和媽媽全家在運輸站又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乘運輸站往洛陽送貨的大車,下午到了洛陽。媽媽還是第一次從大山深處來到城市,父親帶著她和哥哥姐姐來到火車站。父親告訴媽媽,這次時間緊就不帶她們遊玩了,下次再說,就直接買了當天晚上的火車票。離開車還有四五個鍾頭,父親就帶著全家五口人來到火車站旁邊的飯店裏。父親給媽媽和哥哥姐姐每人買了一碗雲吞麵和牛舌頭燒餅。吃完晚飯後,全家就在候車室裏找個空位坐下。媽媽抱著一歲多的姐姐邊休息邊看著行李,父親帶文軒哥哥和明軒哥哥在火車站附近看夜景。兩個哥哥玩了一會兒,跑累了,就回到媽媽身邊,父親用衣服和行李在地上鋪了鋪,二位哥哥躺下就睡著了。十一點左右父親全家坐上了東去的列車。

洛陽與回郭鎮中間有首陽山、偃師兩站,距離60公裏,行駛一個多小時,到回郭鎮時已經是夜裏一兩點鍾。父親叫醒了兩個哥哥,扛起行李,兩個哥哥手拉手又拉著父親的手,媽媽抱著姐姐,下了火車。天色正是半夜,父親讓媽媽就在站口原地坐下來看著行李和兩個哥哥,他去看看有沒有暫時休息一下的地方。還好,出站口就有一個茶社,茶社裏有躺椅,還有被子,專供旅客上下車短時休息的。他喜出望外的定了三個躺椅和一張台子,並給茶社的老板丟了一包香煙。茶社老板熱情的不得了,從倉庫裏抱出三條新被子,又將躺椅上的單子換成新洗幹淨的。父親去把媽媽和哥哥姐姐接了進來。又讓茶社老板下了一鍋肉絲麵,一家人像到家裏一樣吃得暖和和的。吃完又給哥哥姐姐們洗了腳,媽媽打發兩個哥哥在躺椅上睡下。媽媽讓父親也睡,父親說他一點也不瞌睡,要去跟茶社老板聊天。他讓媽媽抱著姐姐在躺椅上躺下,父親給他們蓋好被子,看著他們一一睡著以後,就去跟茶社老板聊天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叫醒了文軒、明軒哥哥,媽媽抱起姐姐,茶社老板又做了一鍋玉米糝湯,菜餡包子,全家吃了早飯,跟茶社結了帳,告別了茶社老板,踏上了回家的路。回郭鎮火車站到回郭鎮街還有一段距離,大約十點鍾,一家人趕到了回郭鎮。要上大路回家,需先坐船過河,父親讓媽媽一行先在西河邊等著,他自己跑到王家燒餅店去,沒費什麼事就找著了二姑夫王大醜。二姑夫就告了假,高興地帶父親媽媽一家人到了他家。二姑看見父親,姐弟倆啥話沒說,抱頭便哭。哭了好大一會兒,二姑父拉開了他們,對二姑說:“你光顧著哭,你看二秀家的和三個孩子都站在院子裏呢!”二姑這才破涕為笑,急忙去拉住媽媽的手。父親介紹說:“這是你弟媳婦,這是老大文軒,這是老二明軒,這抱的是閨女富霞。”二姑親熱的抱起姐姐又拉住兩位哥哥的手,噓寒問暖好一陣子。

二姑和二姑夫把父親媽媽一行安排到屋裏坐下,便要忙著做飯。父親對二姑說:“二姐,二姐夫,你們別忙了,咱們還是早點上路回家吧!”

“哪裏話,坐了一晚上的火車,又走了這麼遠的路,孩子們也累了,今天就住這,好好睡一晚上,明天一早我和你姐夫一塊和你們回去!”

二姑夫不僅是烙餅的好手,也是做飯做菜的行家,二姑家隻要有客人或是逢年過節全是他來掌灶。轉眼間他已經殺了一隻雞。媽媽見二姑和姑夫忙裏忙外的也趕過來要幫二姑,二姑哪裏會肯?她把媽媽從廚房裏推了出來,無論如何不讓她插手。

全家人在二姑家吃了餃子、又喝了雞湯之後,父親堅持要回家,二姑和而姑夫隻好陪這父親一家,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西候村。

奶奶看到昔日的放羊娃兒子,今日已是偉岸男子漢並且還是一位子女滿堂的父親,真是又驚又喜。一家人驚喜之後是痛哭,痛哭之後又是高興。

父親急於知道爺爺死的情況。

奶奶告訴他:“他本來就氣胸,身體弱,你是知道的。後來更是不聽話,脾氣不好,老是耍小孩子脾氣,不服氣,大冷天衣服穿很薄,而且說穿就穿,說脫就脫,就這樣又得了哮喘病,又不肯吃藥,時間長了,又加上孩子的遭遇讓他不順心,就這樣,最後沒法治了。”

說起爺爺,奶奶悲傷不已。父親、二姑、媽媽也都哭泣起來。

這時候伯父伯母聽說父親媽媽一家回來了,便急忙停下手裏的活計,趕回家來。父親和伯父兄弟倆一見麵馬上抱在一起,久久說不出話來。

晚飯後,父親、奶奶怕媽媽和幾個孩子跑了一天累壞身子,便打發媽媽和哥哥睡下。伯母幫著媽媽照料著,陪著媽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