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48、父親的故鄉——西侯(1 / 3)

光陰似箭,父親從回郭鎮走一遭之後,轉眼工夫可三個月了。九十天來,他每時每刻都思念著遠方家鄉的奶奶和全家,但是由於運輸站的事情確實太忙,他雖然急的喉嚨眼裏伸手,可依然抽不出空來。

父親的性格有時很矛盾,對別人特別信任,什麼都能放得下,例如大舅二舅,他從來不懷疑過他們的能力、他們的事業,無論什麼事,隻要他倆交待了,他總是二話不說,照辦就是了。有時他又非常不信任別人。比如這縣城成立了運輸站之後,他很像換了個人似的,尤其是牲口上的事和大膠車的事,他總是覺得交給這個也不放心、交給那個也不放心了。大車組這幾十個趕馬車的小夥子,論體力論趕車的功夫都不差,哪一個都是經他手挑選和培養出來的,可一天到晚他總是不放心,無論哪個出車,臨出發時交代了這交代那,囑咐了又囑咐。哪個不慎回來晚了,他會一直接到城外,直到接到為止。後來,他們知道回來得晚些,父親不放心,就快馬加鞭,早點趕回來。誰知道趕早了,父親也不高興,接過卸了套的韁繩,父親會上下左右打量牲口,用手摸摸馬背,試試馬鼻。如果發現馬大口喘氣或背上有汗,便批評他們打了牲口,趕了路程,而且發現誰用鞭子打了牲口,父親馬上會大罵一頓,甚至沒收鞭子。

在父親的調教下,大車組幾十號人馬基本能按時出發和回返。他這才漸漸放下心來。

離他跟二姑夫約定回家的日子還差十來天時,父親把情況跟站領導說了,提出請幾天假。領導非常體諒父親,馬上批準他半月假期。常師傅、張鐵匠知道後,忙去街上給奶奶買了幾塊布,囑咐父親為老人家做兩件衣服,也算是他們的一點心意。

父親把手裏的事想了又想、濾了又濾,一一地做了安排之後,便動身了。他先到雷灣看了外爺和外婆,他本來想把回老家的事先跟外爺外婆說一下,但思量再三還是沒講,他怕二老誤會,因為當年外爺外婆把媽媽許配給父親時最擔心的就是他日後把媽媽帶回老家,父親雖然最後也沒給外爺外婆立下軍令狀,隻是承諾兩條,一是一輩子都會對媽媽好,對外爺外婆好;二是他聽奶奶的話,世事不變不回家。現在世事變了,跟他們一講,豈不引起他們的擔心嗎?他想跟媽媽商量一下,看如何跟外爺外婆講,他對媽媽一百個放心,因為他知道媽媽會永遠站在他的立場,會跟他到天涯海角一輩子的。

父親從外爺外婆家出來,快步如飛直奔陶灣張盤家裏。文軒、明軒二位哥哥一下子撲進父親懷裏,父親左手拉住文軒哥哥,右手拉起明軒哥哥,回到家裏,媽媽急忙放下手裏的活計,取下父親肩上的包袱,放在桌子上,又打了洗臉水,讓父親用熱水洗了把臉。

晚飯後,媽媽打發兩個哥哥睡下,父親和媽媽就回老家一事認真地商量起來。

父親說:“秀蘭,前些天我趁大車組去洛陽送貨去、去偃師嶽灘安灘拉小麥的機會,拐到郭鎮吃了一頓飯,我是想打聽一下咱老家爹娘二老及全家的情況,誰知道在我吃飯的隔壁一家飯館裏見到了二姐夫王大醜。”

鞏縣老家的情況父親平時沒少跟媽媽講,媽媽早就知道父親兄弟兩個,他是弟弟,還有個哥哥。姐妹七個,另外還有兩個姐姐、三個妹妹。父親15歲從老家出走那年,大姑二姑已經出嫁,大姑父是芝田外莊村閆家,二姑父是回郭鎮李家溝的王家,所以當父親說到在回郭鎮見到二姑父時,媽媽很激動,老家的親人她雖然誰也沒見過,但在她心中早已和雷灣的父母弟弟妹妹一樣熟悉、一樣親了。

“振傑,二姐夫都給你說啥了?咱二姐還好嗎?”

“二姐夫說咱娘想咱們的時候就哭,時間久了,眼睛都哭得快看不見了。”父親說到這裏,也止不住淚流滿麵。媽媽知道父親是個鐵打的漢子,很少見他彈淚,今天說到奶奶才兩句話,臉上的淚就像斷線的珠子似的一滴一串地往下流,不禁也難過起來。

“振傑,”媽媽邊給父親擦淚邊說,“我知道你想咱娘了,也想回老家看看了,是不是?”

“秀蘭,不僅是咱娘的眼睛不好,我還聽咱二姐夫說咱爹……”,父親實在是說不下去了,竟大聲哭了起來,多少年了,媽媽隻打認識父親那年起,十來年像今天這樣失聲痛哭還是第一次,她知道家裏一定出了大事。

“振傑,你說咱爹他怎麼了?”

“他在兩年前就去世了,你說我這個當兒子的是不是太不孝順了?”父親泣不成聲地趴在媽媽的肩上,一聽父親說爺爺的事,加上父親的悲痛的感染,媽媽也止不住哭了起來。

父親和媽媽相抱相擁哭了一陣子之後,媽媽問父親:“振傑,光哭也不是個事,現在世事已變了,而且也逐步安定下來了,這共產黨的天下也基本穩定了,你還是盡早安排咱們回去看看。”

“秀蘭,我這次回來就是想和你商量,盡快回去一趟。”

“你是怎麼安排的?”

“我想我先回去看看,到底啥樣。”

“不合適,振傑,你想想看,你今年已經三十歲來了,離家快二十年了,你現在也是有妻子有兒女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為什麼你一人回家?”

“秀蘭,我不是不想讓你回去,上午在雷灣,我話到嘴邊也沒有說出口,我怕引起咱爹媽的誤會,當初咱們定婚時,爹媽的意思我非常清楚,他們是不希望我把你娶到我老家,畢竟幾百裏,我嘴上沒說但心裏也是這麼想的,世事不變我不會把你帶到我老家,那時,我隻記得老家咱娘的話,世事不變無論如何不要回來。”

“咱娘說的沒錯。可現在世事已經變了嗎?”

“世事是變了,可事情也在變。我不知道老家近來的情況,就雷灣咱家這些年出了多少事了?永泰恒泰先後不在人世,咱爹媽又經過土改接二連三的打擊,屋漏偏遇連陰雨,船破偏遇頂頭風。自從翠竹和張鐵匠成親之後,文康留在二老身邊,才看見兩個老人的笑臉,我怕咱們一回去,他們又難過,心裏該想,這振傑、秀蘭要是回老家,這常家不是又要塌台了嗎?”

“振傑,雷灣爹媽肯定是希望咱們在他們身邊,但你也要知道爹媽二老是知書達理之人。女婿畢竟是女婿,充其量是半個兒,而那半個是親家的。這麼多年你對他們的孝心他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以前世事沒變,老家也沒音訊,你不回去,情有可原,現在世事也變了,家裏又出了這麼大的事,不要說你,就是我也要盡快回去。你別擔心,雷灣爹媽保證能理解而且支持咱們的。咱們現在就準備,文軒、明軒、富霞,咱全家一個也不能少,都回去。不能說威威風風,光宗耀祖,最起碼咱也是兒女雙全,全家團圓。”

父親聽了媽媽的話,心裏熱乎乎的,他深深地為媽媽深明大義激動和高興。他破涕為笑。

“我當然希望咱們一家老小熱熱鬧鬧地回去。秀蘭,領導已準我半月假,那咱明天一大早就出發,先到雷灣跟爹媽商量一下,如果他們同意,咱明天下午就到縣城,我把行李準備好,後天一大早運輸站有車到洛陽送貨,運輸站領導專門安排讓我搭順車到洛陽後,再坐火車到回郭鎮下車,離家隻有30裏地了。”

“振傑,不要說30裏,就是300裏,3000裏我也會跟你一塊一步一步走回去的。”

父親又激動又感動,緊緊地抱住媽媽。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和媽媽帶著兩個哥哥和姐姐到了外爺家。當媽媽把情況跟外爺外婆說了之後,他們二話沒有,隻是連連埋怨父親不該不把實情及時說出來。外爺說:“振傑,你這些年為常家忙前忙後,我和你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你的所作所為我們放心,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們都支持,不要說你們回老家看看,就是全家搬回去,我和你媽都不會說二話。”

外婆在外爺說話的時候,去臥室裏邊取出一個珍寶盒,從盒裏拿出一雙翡翠玉鐲,對媽媽說:“秀蘭,這對鐲子是你外婆在我和你爹成親時送給我的,你知道你外爺家是咱這方圓上百裏的首富,這雙鐲子可是一頂一的上品,本來我想送給你當作成親的嫁妝,可我又想你妹妹多,怕分不公,就沒給你,這次你回老家第一次見你婆婆,你跟她說,我也沒啥好送的,這對鐲子俺老姐妹倆一人一隻,是我托你送給她的。”外婆說著又從眼上去下眼鏡,對媽媽說:“我剛才才聽說你婆婆想你們把眼都哭壞了,這副眼鏡是你爹爹前這些年給我買的,是咱當地的正宗的石頭(水晶石)鏡,我也不懂,聽你爹說光打這鏡片上的八個眼兒,就花去了80塊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