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1 / 2)

講了這麼多,但消費主義究竟是什麼?該樹立起怎麼樣的健康消費觀念,才不至於被這場席卷全中國的、狂熱的透支消費大潮所淹沒?

所謂消費主義,但凡後麵加上“主義”一詞的,其實就是“中心”,或者“至上”的意思。資本主義就是以資本增值為中心,社會主義就是以全社會的整體福祉為中心(可以看出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並不是相反的,他倆不相關,社會主義的對立麵是自由主義)。此外還有民族主義(以本民族為中心),帝國主義(以帝國擴張,壓迫和剝削殖民地以及邊疆省份為中心)等等。

消費主義強調生活的核心是消費,花錢就是最快樂的事,生活的目標就是追逐消費的快感。當然了,估計那種都超前消費到2022年的人都不一定承認自己生活的目標是“享受消費的快樂”,也就是說,你是這麼做的,不一定你會承認自己是這麼想的,得狠狠地做自我批評才能挖掘出來內心真實想法。

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麵,前者的核心是“賺到的錢別花,或者花掉很少量一部分,剩下的投入資本增值”,這裏的資本增值,可以是開店,可以是投資,也可以是放高利貸。

而跟資本主義對立的消費主義核心卻是買買買,把前者生產出來的東西都買了,或者前者放出來的高利貸都貸了。

他倆隻有同時存在,經濟才能運轉起來。

一開始生產那一邊是很痛苦的,但是慢慢的,隨著資本規模越來越大,每次拿出一小部分都花不完。

消費這邊是一開始爽,越往後越被動,到最後掉坑裏了,等到可出賣的勞動力慢慢不值錢了,自然沒法維持之前的消費能力,越過越坑。

現在在大城市裏的社交圈,月入5千和月入5萬的人在共享同一套消費主義。一個月工資拿到手,交夠房東的,扣除還債的,留足人情往來的,剩下不夠活著的,這是作為普通員工的她。

一個月收入拿到手,留夠理財的,存夠養老的,交完房貸車貸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是她的主管、老板、還有開跑車來上班的富二代同事。

很多消費觀念其實是反複灌才灌輸到你的腦子裏的,比如比較時髦的說法:會花錢才能會賺錢;聰明的女人舍得給自己花錢;錢不是攢出來的,是賺出來的。這些觀念最大的問題,就是似是而非。比如錢確實是賺出來的,但是賺了錢你全花了,形不成資本,賺的再多的月光族也是月光族,真正大機會來臨的時候隻能幹瞪眼。

有些大戶在改開之後一定程度迅速都又爬了起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關鍵就是一些核心價值觀的灌輸,比如真正的明白家庭都會提前灌輸孩子關於資產,消費,成本,讀書等觀念,這些都是有門檻的,隻有少部分人懂這些東西,大部分人不但不懂,而且很難學得會。

在《絕命毒師》裏那個毒梟跟主人公老白說,窮人不需要學,誰都會當窮人。他有句話沒說,富人是需要學習的,沒掌握過大財富,沒有經曆過白手起家到晉升豪門,中間來幾次大起大落,很多事都不會理解,絕大部分人都掌握不了財富的奧義。

一些家庭到現在家長都弄不清楚這些東西,而且言不由衷,就算說的話靠上邊去了,做的事完全朝著反方向,比如有些家長知道孩子看電視不好,容易腦殘,他們不讓孩子看,然後自己天天晚上兩口子坐在電視前開心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