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方舟芯片(2 / 2)

首枚方舟芯片命名為“方舟Z1”,使用“字母”+“數字”的表示方式,通過不同的字母表示針對不同的規格及不同用途(消費級還是商用產品),數字表示目前世代以及同代中的等級。

這是一種性能落後的處理器,英特爾(8080芯片)和摩托羅拉在1974年就已經設計研發出了這種性能的芯片。而且摩斯太克公司在1975年也研發的8位微處理器6502,這一處理器同時也是蘋果Apple ll, the Commodore PET、 BBC Micro等經典電腦以及諸如任天堂和 Atari等遊戲係統的大腦。

在1978年英特爾推出了8086和8088微處理器,主頻4.77MHz,采用16位寄存器、16位數據總線和29000個3微米技術的晶體管,標誌著第三代微處理器問世。IBM公司1981年生產的第一台電腦就是使用的這種芯片。

而下個月英特爾的80286芯片就會發布,該芯片相比8086和8088有了飛躍式發展,雖然它仍是16位結構,但在CPU內部含有13.4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由最初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內部和外部數據總線皆為16位,地址總線24位,可尋址內存大小達到16Mb。80286兼容了8086所有功能,並且是8086的向上兼容的微處理器,使8086的彙編語言程序可以不做任何修改地在80286上運行。

新世界公司的8位元處理器落後了人家整整兩代,從無到有總是最難的,有此成果石莫已經比較滿意了,技術需要慢慢發展進步,不可能一步到位。

但為了增加這個處理器的性能,新世界為這個係列的處理器配備了非常豐富的芯片,包括係統控製器、可編程DMA控製器、中斷控製器等一係列芯片組成一個芯片組,這些芯片不僅擴展了整套方舟處理器係統,還能提升整套係統的性能。

石莫還做了一些其他的創新,在芯片組中添加了一個具有重要功能的芯片,就是支持浮點運算的FPU,即數字協處理器。數字協處理器,可以把複雜的數字功能從微處理器中剝離,用以提高性能。

最重要的是並且為了配合圖形界麵係統,石莫還讓馬許願專門設計了一個顯卡芯片,為計算機提供一係列的圖形圖像顯示功能,直接為計算機提供了一定的圖形處理能力。

因此這個方舟Z1芯片的整體性能,表現效果要比英特爾的8位元微處理器8080要好很多。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4374/510223747.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