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精簡指令集(1 / 2)

根據2018年度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為310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9.8%。當時中國的半導體芯片國產化率不到20%,每年芯片的進口額超過原油(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金額為2402.6億美元,4.02億噸),由此可見芯片的重要性。

因為芯片之於電子設備的地位等同於發動機之於汽車,未來芯片會成為國家戰略組成的重要一部分,是國家重點戰略新興產業,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技術突破,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芯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沙子做出來到,經過複雜的加工後就變成了堪比黃金的物品。在芯片廠綜合辦公樓內,新世界的技術專家正在為石莫他們講解一粒沙子的脫變之路,大致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打造“地基”矽晶圓。在沙子中加入碳,高溫作用下轉化成純度約99.9%的矽(矽熔煉),經過融化從中拉出鉛筆狀的矽晶圓(矽錠),再使用鑽石刀將矽晶柱切成圓片,拋光後便成為矽晶圓,芯片的地基完成。

第二步是光刻。首先在矽片上塗光刻膠,再使用紫外線透過掩膜照射光刻膠,掩膜上印著預先設計好的電路圖案。光刻過程中曝光在紫外線下的光刻膠被溶解掉,清除後留下的圖案和掩膜上的一致。後用化學物質溶解掉暴露出來的晶圓部分,剩下的光刻膠保護著不應該蝕刻的部分。蝕刻完成後,清除全部光刻膠,露出一個個凹槽。

第三步是摻雜(通過離子注入,賦予矽晶體管的特性)。把硼或磷注入到矽結構中,接著填充銅,以便和其他晶體管互連,然後可以在上麵再塗一層膠,再做一層結構。一般一個芯片包含幾十層結構,就像密集交織的高速公路。

第四步是封裝測試。芯片做好後,用精細的切割器將芯片從晶圓上切下來,焊接到襯底基片上,用散熱片裝殼密封。經過測試後就可以包裝銷售了。

聽完技術專家的講解,石莫對芯片又有了更深的認識,現在新世界的第一款電腦在進行DQA研發測試中,由於時間緊急,工程師們正在邊測試邊解BUG,按照此時的研發進度,預計一兩個星期後就可以定下來並開始貼片量產。

石莫最關心的是方舟Z1處理器在電腦上的表現效果,因為是要搭配圖形界麵係統,石莫怕這枚芯片性能不夠,導致操作很卡,那電腦會賣不出去的。

於是石莫對馬許願說道:“馬博士,我們的這枚芯片用在電腦上的實際表現如何?”

這兩年公司投了重金在芯片項目上,時間緊,任務重,當時馬許願的心理壓力很大,生怕他會一不小心給搞砸了,虧掉公司上百億港幣。現在初步完成了石莫安排的任務,整個人的放鬆了很多,不用每天繃著神經。最近馬許願都沒有像去年那樣每天加班熬夜奮戰到淩晨了。

對於石莫的問話,馬許願微笑著的說道:“老板,在您英明的指導下,這枚芯片的性能超過了我們預期的一倍,加上數字協處理器和顯示處理器這兩枚芯片的加持,方舟Z1芯片組的性能隻是比英特爾的8088微處理器差一點而已,因此係統運行的很是流暢。”

聽後石莫有點得意的點點頭,也很滿意。

能取得這個成績,石莫的功勞也是不小的,因為方舟芯片從研發之初就是按照他的思路來搞的,而馬許願他們則把石莫的設計理念實現了出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