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章(3 / 3)

“不過,你們臨江地區的絲綢產品在全省、全國都是出了名的喲?我有時侯到北京去開會,還特地委托我的好朋友們,捎上一些你們的絲綢製成品,送給部裏的領導,他們都很喜歡的。”

陳副部長仔細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那些柔軟、光亮和舒適的絲綢被麵和高級睡衣。仿佛之間,他好像觸摸到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少婦的心扉一般;心裏甚是高興、舒服。

“陳部長今後如果有需要的話,順便抽個空閑的時間,給在下打個電話;我一定照此辦理,絕不含糊!”曹專員一口答道。

“豈敢、豈敢!老前輩,您老人家是老紅軍、老領導。您老人家鬧革命那會兒,我屁股上的屎巴巴都還沒有搽幹淨,哪敢有勞您的大駕哦,有誌剛和楊主任幫忙解決就行了。”

陳副部長說話和做事兒,還是懂得起規矩的人。

尊老愛幼嘛,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和道德,況且,人家曹老革命也是正兒八經的地廳級的幹部啊!給我下矮樁,那的的確確是在抬舉我啊!

“你看、你看,又跟我客氣了。”曹專員終於忍不住氣了,掏出一支古巴雪茄,點燃打火機,大口抽了起來;他覺得其他事情可以放一放,唯獨這煙是不能放的。

抽了幾口,他覺得自己的心口兒舒服多了;嗨,真他媽的過癮哦!硬是“男人不抽煙,白活在人間!”

“另外,我提個小小的建議,看妥當不妥當,合適不合適啊?”陳副部長開口說道。

任副書記不曉得是哪方麵的問題,隻好說:“陳部長有何指示,請盡管吩咐,我們一定照辦。而且,要辦好、辦落實、辦出成效來。”

“我們四川,也就是你們臨江地區出產的絲綢,大多是白廠絲,屬於初級加工的原料產品。說白了,我們就是把自己的原料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賣給江浙一帶的廠商。而他們呢?經過一係列的印染和深加工後,製成了非常高級的中式旗袍、連衣裙、睡衣、襯衣和領帶、手巾等。然後,再出口到美歐日和香港、東南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賺取了大量的美元外彙。分到我們頭上的隻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極有可能還沒得他們得到的零頭。”

幾個人在洗耳恭聽、沒有言語;陳副部長喝著爽口的鐵觀音,侃侃而談。而且,詼諧自如,談笑風生…。

“而我們四川人呢?還在一心一意、埋頭苦幹、興高采烈的。這樣下去不好,我們長期受製於人。我看要擺脫這種尷尬局麵,就必須要改革、要創新,在絲綢工業上,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來。比如說:能不能搞一點絲麻混紡的產品出來啊?這樣的話,既透氣,又防褶皺;既好看,又挺括。”

陳副部長一席話,儼然一位資深的中國絲綢專家和學者。

換了一口氣,他繼續說道:“我聽餐廳的服務員給我介紹說啊:‘世界的絲綢在中國,中國的絲綢在四川,四川的絲綢在臨江。’其實不然,她不懂得,這就言過其實了。對臨江而言,你們根本就沒有看到人家江浙一帶,絲綢印染業的傳統優勢,他們那種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遠非臨江所能夠達到,我們有井底之蛙之見、井底之蛙之嫌的。’”

說完後,他又喝了一口濃茶,隨後,仰天長笑...。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陳部長,不瞞您說,我們曹專員和任書記們,是想到了您剛才提出的這個問題的。隻是我們臨江地區苦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技術力量和人才隊伍,才導致了目前這個局麵出現的。”終於輪到楊鐵他說話了。

“那你們就要開動開動腦筋,要想想辦法啊?比方說積極向國家和省裏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呀!有了好的項目和資金,難道那些高科技人才還引不進來嗎?我才不信這個怪呢,不過,你們千萬莫要去想坐享其成,當‘伸手派’和‘拿來派’哦?”

他無意之中在批評了臨江地區和這幾個頭麵人物。一直以來,臨江地區自我標榜和鼓吹的所謂的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在哪裏能夠和江浙一帶的技術水平相比較呢?

臨江地區的頭頭們,特別是老曹頭,當然隻好洗耳恭聽。你能有啥子辦法呢?而眼目前的現實情況,的的確確是如此這般啊!

頓時,曹專員也感覺到自己早已經落伍了。

搞四個現代化的建設,我他媽媽的連ABCD都鬧不明白。像我這樣的人,一莫多少文化,二無現代科技知識,三無現代化的管理經驗,能夠搞得成嗎?

他想:如果我從行署專員這個位置退下來,當他媽個“後勤部長”,管管他們的後勤保障和吃喝拉撒還行。而搞大規模的、現代化的工業企業管理和集約化、智能化生產,看來的確是不行啦!

一時間裏,他忽然想到了辭職和退休。

要不然,我今後和這些龜兒子談話都成問題了!還不要說去麵對那些個來自於四麵八方的大專家、大教授和大學者,那不出盡老子的洋相才怪了哦!

陳副部長瞄了曹專員一眼,知道說話說到了他的短處和痛處。

於是,趕緊補充說道:“老前輩,說話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今後,凡是有用得著我陳澤民的地方,隻需你們開開口就行啦。不但跑省裏、跑北京,我陪你們;就是跑國外、跑全球,我也全程陪同你們!”

他壓根兒就沒有提到國內外的費用問題。

心想:既然是你們臨江地區有求於我,還用得著我陳澤民私人掏腰包包啊?跑江湖,是這個道理;跑官場,也是這個道理;難道你們連這點規矩都不懂啊?

搞組織人事和政工工作的人就是這樣的。

有的人,老練、沉穩、奸詐,不苟言笑、城府極深,使你摸不著頭腦;有的人,老實、木納、憨厚、樸實,好像大街上一個賣豆漿、油條的糯米老頭兒一般;有的人呢?機靈、古怪、活潑、愛說,且聰明絕頂、智慧過人,非一般人所能比擬。

陳澤民就屬於最後麵這種人。

大凡是幹他們這一行的,既要顯得高深莫測、神秘無比;同時,又要學會見機行事、見風使舵;個個都是很有政治頭腦、思想覺悟和政策水平的人精。

你可千萬、千萬不要被他們的表麵現象所陶醉、所麻痹、所迷惑。從而,低估了他們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智商、情商等等。

“那是求之不得、求之不得的!楊鐵,你給我好好地記住陳部長所說的話。”曹專員命令似的說道。

“是,我一定按照陳部長、曹專員和任書記的指示辦事,保證圓滿完成任務!”楊鐵一站起來,把頭頂上的吊燈都遮住了一大半。

“好了,到此為止吧,時間不早了,你們休息,我也休息,大家相安勿躁,晚安。”陳副部長再次起身送客。

“要得、要得,打擾您了;我們告辭、告辭,後會有期、後會有期。”臨江地區的三個官員滿臉堆笑、客客氣氣的走出了賓館的房間。

陳副部長隻是友好的招了招手,算是道別吧!

在官場上混久了,楊鐵對上麵來的這些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官員們的言行和舉止,不說是了如指掌,也已經是見慣不驚、習以為常啦!

以他原來的性格和脾氣,他才不會這樣低聲下氣、唯唯諾諾的去討好和巴結這些狗日的當大官的人兒。

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這是他親身的感受和切身的體會。更何況,他自己也是為官之人呐?

每次到縣(市、區)和各個部門去檢查、指導、視察工作,那些縣委書記、縣長們;部長、局長們;更不用說下麵的那些蝦兵蝦將了。

人家又是如何迎來送往的呀?自己可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