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2 / 3)

“對對對…,廠長說得實在是太好啦!”稍稍頓了一會兒,蘇明亮喝了幾口熱茶,接著說:“我叫他們好好生生到現場去看看,仔細觀察、觀察這幾天剛剛生產出來的產品,再不就在實驗室裏自己做做試驗,問題不是一下就弄明白了嗎?”

“難道咱們國家和廠裏,都沒得一個統一的標準嗎?”

“有有有,咋個會沒得呢?他們幾個故意賣關子、裝傻子,想來糊弄我。”

“喔,你們這個‘大家庭’還相當的不錯哈?既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又有輕鬆活潑的工作環境。值得提倡、值得提倡!”

看見新廠長高興,又在表揚技術科,說實話,大家都感到好高興、好高興。

楊鐵塔看著蘇科長,也看著大家,說:“技術問題,目前我還弄不明白、是個外行。但道理上,我覺得和我們當兵打仗是一樣的。”技術科的同誌互相看了看,又看著他,想聽聽他說個明白。

他接著說:“這和我們搞偵查、模敵情、打攻堅戰是一樣的。如果你不深入前沿陣地、不了解周圍的敵情,是不能夠打勝仗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呀?”

蘇科長笑著說:“楊廠長不愧是軍人出身,啥事兒都可以和打仗聯係起來,打比喻、作比較。這個比喻既生動形象,又通俗易懂。好好好,大家清楚沒得呀?”

大家異口同聲的都說:“清楚了!”

滿意和愉快的笑聲,蕩漾在這間小屋子裏。使人一下子就感到了新廠長的親切、溫暖和平易近人,以及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工作作風,也一下子縮短了楊鐵塔和工人師傅們之間的那段距離,完全沒有了陌生感。

小蒲又帶著楊鐵塔分別來到了幾個車間,見了幾個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同時,仔細觀看了一下生產流程和各種機器、設備的生產操著規程,詢問了機械加工和製造中的一些自己鬧不懂的問題。

機器的轟鳴聲、馬達聲,加工機械磨具的刀削聲等,響徹四周,震耳欲聾。人與人互相之間說話,隻有嘴巴對著耳朵大聲說話,那才聽得清楚的;各個車間的生產現場,都是一派十分繁忙、井然有序的景象。

楊鐵塔看了看,那一座座整齊漂亮的蘇式廠房,其建築的風格和色彩,十分端莊鮮明。有點像自己在東北當兵時,看到的那些建築物,特別是那條記憶深刻的斯大林大街。

每個車間的大梁上和牆壁上,都掛著一些標語口號,紅底白字,醒目得很。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政治掛帥、思想領先!”、“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萬歲”等等。

機器擦得錚亮亮的,加工出來的產品堆碼得也很整齊;那些不要了的廢棄物、邊角材料等,隨時都有人在清掃,管理工作做得很規範、很到位的。

楊鐵塔在心裏感慨道:這些蘇聯專家、劉書記以及過去的廠長真是了不得喲!能夠把這樣大一座工廠,這樣多的機器設備,這樣多的工人老大哥,管理得井然有序,頭頭是道,真是不簡單啊!

這種人,在部隊好說歹說,也可以當團長、當師長,甚至於幹軍長的。你看嘛,我們在部隊上那陣,按照軍隊內務管理條列,管理得那樣嚴格認真、整齊劃一,也就不過如此而已呀!

話說這個東方紅機械廠,由於有蘇聯專家的緣故,名氣在臨江專區那是大得不得了的。專區和市縣一級裏的許多領導幹部們,都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兒子女子和親戚舅子老表往這裏塞。

以往,每到周末,蘇聯專家住的那棟十分漂亮的三層小洋樓裏,都要舉行舞會,廠裏廠外,熱鬧非凡。專區和市裏的領導們、夫人們,紛紛慕名前來參加。於是,大家給那棟色彩鮮豔、風格迥異小洋樓,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小紅樓”。

那意思不言而喻。

“紅樓夢”裏不但美女多,而且,稀奇古怪的故事也多。這天底下的人,不管他是國民黨領導,還是共產黨的領導,又有哪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想過好日子、不喜歡美女和帥哥呢?

彼得洛維奇和烏什科夫兩個人,雖然都來自蘇聯,但是,兩人的性格、愛好和誌趣,卻截然不同,仿佛來自兩個不同的國家和民族。

不過稍有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他們雖然都是斯拉夫民族,但那確實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哦!

蘇聯,是在列寧、斯大林的領導下,推翻沙俄的統治後,聯合十六個歐亞國家的共產黨和工人黨,聯合組建的以俄羅斯民族為主體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故而簡稱蘇聯。

那些加盟共和國,都有自己的首都,就是在舉世聞名的聯合國,也占有一席之地。特殊的政治體製,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世界上一個特殊的、十分龐大的國家,可以說是真正的超級大國。

二千二四十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還不包括海洋的麵積,三億多的人口,時區跨越了十幾個。試問一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有如此龐大的麵積呢?

據說,彼得洛維奇來華前,在莫斯科紅星機械廠工作,是廠裏的一位高級工程師;妻子在莫斯科國家芭蕾舞團從事演藝工作,是一個著名的舞蹈演員,長得十分漂亮、迷人。

他為人熱情善良、處事公道、作風正派,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所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全部傳授給了中國的同誌們。該同誌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也不講任何回報和價錢。

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他老兄還拉得一手好手風琴和小提琴。業餘時間,經常教廠裏的那些年輕姑娘和小夥子們,學唱蘇聯歌曲,跳蘇聯特別是具有俄羅斯民族風情的舞蹈。

那快速的節奏、飛旋的舞步、響亮的踢踏聲,把東方紅機械廠的老少爺們看得如癡如醉,流連忘返…。

他確實在一心一意的幫助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廠裏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的喜歡彼得洛維奇。逢年過節的,特別是遇到蘇聯的重大節假日,總要邀請他去家裏做客、吃豐盛的中餐。

而那個烏什科夫呢?隻是烏克蘭基輔勝利機械廠的一個一般技術人員而已。此人沒得好多本事兒,卻養成了好逸惡勞、遊手好閑的習慣;一天到晚就隻知道酗酒、跳舞,根本不幹正事兒。

看到廠子裏有漂亮的女性,他就不顧廉恥和外事禮節,發瘋似的去追求人家。在每個周末的舞會上,也是出盡了洋相,引起了大家的強烈不滿和以至於極大的憤怒。

對此,廠裏數次派人向專區外事部門反映他的言行,專區也向省裏的蘇聯專家組負責人馬爾科夫反映情況,無賴還是沒得任何辦法,他又賴著不走。

據說,在蘇聯國內,由於他嗜酒如命、徹夜不歸、露宿街頭。妻子苦勸無果,含著眼淚,帶著一雙年幼的女兒,早就離開了他。

烏什科夫也知道人們討厭他,他卻假裝沒看見,仍然我行我素。有一次,他又喝醉了,死皮賴臉去追求廠裏一個身孕達六個月的俊俏少婦;要不是劉書記親自出麵,差點被人家丈夫趕到嘉陵江,喂了王八。

好在楊鐵到來之前,曹局長就給他說了此事兒。為了兩國關係這個大局,曹局長忍耐了多時,他說要是烏什科夫是他的部下,早他媽的就見閻王去了,還容許他呆在這兒騷擾和調戲良家婦女?

楊鐵塔是知道的,中蘇關係自1953年斯大林元帥去世,赫魯曉夫同誌在蘇共二十大,順利當上蘇共中央總書記以後,就一直處在爭爭吵吵、磕磕絆絆之中。

蘇聯軍隊從我國北方的旅順軍港撤走以後,一再提出要求,一是要和中國一起組建聯合艦隊;二是要建立共同的短波電台。美其名曰是為了抵抗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同時,也是為了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事業的需要。

在這事關國家領土、主權、尊嚴和獨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毛澤東同誌理直氣壯、毫不猶豫的就一口回絕了蘇聯方麵這個無理的建議和要求。

據說,他當著赫魯曉夫和駐華大使的麵,毫不客氣地說:“赫魯曉夫同誌,你們是什麼意思啊,幹脆我們就把整個中國都交給你們吧?”弄得赫氏一行人以及駐華大使丘爾金尷尬無比、狼狽不堪。

眼目前,國內許多地方的蘇聯專家,特別是幫助中國設計、生產和製造核武器的專家,老早就打起背包回國去了。留在中國境內的蘇聯專家,少之又少,他們主要是留下來幫助處理遺留問題,做一些善後和掃尾工作的。

轉眼間,又是一個臘月間了,中國的春節也就迫在眉睫啦!

“臘月八,吃臘粑;吃了臘粑,好生娃。”

這既代表著一個季節,也意味著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人們就要享用以八種食物做成的米飯。在寒冷的冬季,那熱烘烘、香噴噴的八寶粥,即可增加人們的體溫和營養,又可增加人們抵禦嚴寒的能力。

作為中國人,你是不得不吃它的。

這段時間,也是中國人最最繁忙的的時候。不但家裏忙,廠裏的各種生產任務也忙得不可開交。那天在會議室開完四季度生產調度會,楊鐵塔又來到劉書記的辦公室,詢問一些廠裏邊的事兒。

劉書記在接電話,好像是局裏打來的。

劉書記“嗯呀、哈的、知道了、明白、好的…”一直回答過不完。他的樣子有點嚴肅、表情也有點莊重;左手拿著電話聽筒,右手指夾著一節香煙,煙屁股都燒到手指頭了,他也顧不得掐滅。

最後,他重重的放下電話,狠狠地把煙頭摔在地上,又用腳狠狠地踩了幾下,口裏大聲地罵道:“我操!老子當兵的時候,你他媽的還在你娘的褲襠裏。老子到組織部的時候,你小子還是我的直接部下;現在好了,你到教訓起我來了,簡直是個不知好歹的東西!俺操你個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