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3 / 3)

“你個鬼兒子,還曉得心疼老媽了啊?”聽到自己的大兒子,這樣關係和體貼自己,他媽流淚了;一下子轉怒為喜,消下氣來,一屁股坐下來,在板凳兒上納起了鞋墊。

“媽,隻要您老人家不嫁人,鐵娃子莫說這輩子,就是下輩子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也是一定要孝敬您老人家到養老送終的。”

鐵娃子年紀小小的,受封建倫理道德的影響,實在是太深、太深了,他給他媽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密不透風的道德防線。

“鐵娃子!”“嗯。”

“哪個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的啊?你鬼兒子上了刀山、下了火海,哪門還有辦法來孝敬你老媽呢?”

“嘿嘿嘿…,媽,我說話說快了一點,沒想那麼多,所以說就說錯了。以後,我絕對不會再說那種撇話了哈?”

“鐵娃子,你媽別的不圖啥子。你們幾個娃兒,隻要曉得聽媽的話、曉得幫媽幹活路,長大成人了,給媽討三門漂亮的媳婦,再生幾個白白胖胖的大孫頭,你媽這一輩子啊,也就心滿意足啦!”

說到討婆娘,鐵娃子想:那多簡單。

“要得要得,這個我絕對辦得到!我保證聽媽的話,和楊二娃、楊三娃多幫到您做些活路,今後有出息了,我們幾個再好好生生討幾個漂亮的婆娘,一起來好好生生地伺候和孝敬您老人家!”

俗話說:“田要親耕,兒要親生。”

聽到自己大兒子的一席肺腑之言,他媽的確是被感動到了,臉上流下了晶瑩、閃爍的淚花兒…。

心想:“還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好啊,他們曉得心疼他老媽子。還去想嫁啥子男人不男人的呢?我好好生生地把這三個寶貝娃兒拉扯大,就算是對得起楊家屋裏的先人和他們死去的老漢兒了哦!”

他媽回過頭來,看了看堂屋裏,案台上供奉的那些一個個先人的牌位。仿佛看到了楊氏家族的列祖列宗和自己的男人,都在看著她。

有的人在竊竊私語、有的人在哈哈大笑、有的人在橫眉冷對、有的人在磨刀霍霍,心裏邊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

心靈剛剛得到一些慰籍,還沒來得及享受,耳邊卻又傳來鐵娃子的聲音。

“媽,眼目前我們家裏窮得個叮當響,您又這樣操心勞神,咋個就不曉得去找找爸爸原來那房人幫幫忙呢?您老人家要是愛麵子、有些話不好說出口的話,鐵娃子我出麵,我去說!反正我不是大人,莫得那門多的麵子思想!”

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血肉啊!

表麵上,他們一個二個的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其實,在這三個娃兒的內心深處,他們時時處處都在關心著、愛護著、保護著他們心愛的媽媽。

如果那家屋裏,或者是那個男人,膽敢前來欺負他媽、騷擾他媽。他們幾個娃兒,不但要挺身而出,而且,非要和他龜兒子拚個你死我活、魚死網破,那是絕對不得含糊的!

老媽子聽到這沁人肺腑的話兒,那傷心的眼淚,一瞬間就流下了。

她把鐵娃子一把拉過來,緊緊地抱在懷抱裏麵,不斷撫摸著他的光米豆腦袋,親切而又意味深長對他說:“我的乖娃兒呢,你好懂事哦!不過,媽給你說哈,你千萬要記在心裏頭喲?”

楊鐵塔很懂事的點了點頭。

“媽年輕那陣嫁給你老漢兒的時候,恰好遇到楊家屋裏幾兄弟分家,為了多得一些田地和房產,鬧得個雞飛狗跳、四鄰不安。你老漢兒就對我說過:秀芹,‘求人不如求己,遭難切莫尋親。’這幾句話,媽一直記到心頭的。”

“我就說嘛,怪不得二叔、幺叔和那些堂兄堂姐們,不理睬我們家喲!原來是這個原因?哼!”

“莫去怪你二叔和幺叔!俗話說:‘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認不到。’你老漢兒在的時候還好點點、楊家屋裏的姊妹弟兄家相互之間,還有個你來我往的。現在,你老漢兒死了,我們家裏人多又窮,那個背時的死舅子還有那份閑心,來管我們這些孤兒寡母喲?”

說完,他媽放開手,歎了一口氣,轉身抓起一把喂豬兒的青草草,不無傷感地哭訴道:“鐵娃子啊,你們幾個娃兒都要給媽爭口氣啊!這世麵上,人都是一樣的,‘怨人窮、恨人富。’別個看不得你家裏過好日子,巴不得你老漢兒死、你媽去跳崖。”

楊鐵塔看到愁眉苦臉、滿臉淚水汪汪的母親,心裏簡直是難受到了極點!

他恨不得自己和楊二娃、楊三娃們,借助神力,突然一下,就變高長大。能夠像他老漢兒一樣,在家裏可以幫助她母親挑起這副沉重的家務擔子。

“但是,一個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了,就不要去指望靠這個靠那個的,要靠就靠自己。你們幾個娃兒看到起,你媽就是砸鍋賣鐵、討口叫化,拚了這把老骨頭,我也要把你們這幾個光頭和尚拉扯大,活出個人模人樣來。到了那個時侯噻,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和你老漢兒,在陰曹地府裏團聚會麵了哦!”

年輕幼稚、血氣方剛的楊鐵塔,早沒有了爹,一聽到老媽子也說到了死。頓時,那眼淚珠子,就像一根線似的,撲沙沙的掉了下來。

他心想:有媽在,這個家還是一個家;如果連媽都不在了的話噻,到時候,我們三個光頭和尚,那豈不就真的成了無爹無娘、無依無靠的孤兒了哦!

眼望和藹慈祥、安分守己的母親,他生怕他媽一狠心,一把丟下他們不問不管。或懸梁自盡、或跳山堰塘,離他們而去。那個光米豆腦殼,就像是雞啄米一樣,不住的點頭。他曉得,咪娃兒聽大人的話、討大人歡喜,那是沒得任何拐的。

但他轉念又一想,既或是母親想死,看到起自己這樣懂事、這樣孝順;加之手腳又勤快,嘴巴又會說,討她老人家喜歡。還有楊二娃、楊三娃那兩個撇火藥在,媽媽心地那樣仁慈善良,平時間,連小蒼蠅和小蚊蚊都怕打死的人,也不會忍心丟下他們三個娃兒不管的。

就這樣,楊老大一家老小四口人,一年到頭都圍著那片紅土地打轉轉。過著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調的、枯燥的、乏味的農耕生活。

由於母親信佛的緣故,說個實話,他們在心裏麵,老早就眼巴巴的盼望著能夠求神拜佛、祈求來世轉身、早日遇到貴人,能夠過上一個人模人樣的日子。

當然哪,他們心理的期望和眼前的現實處境,還相差甚遠。日子就這樣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的將將就就的、湊合湊合的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