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稻苗,樓寧並沒有按照馬方的建議自家重新養一養。她頭巾一包,換上比較簡單的衣服,然後又給自己拿了一桶水、一條巾帕,讓馬耀馬尉跟著,就去田裏補種了。
她有神農之力在手,要把這些明顯蔫搭搭的稻苗給養精神並不難。
更何況,地裏的事情很多。整個農村的春都相當繁忙。除去種水稻,還有其他不少有季節性的輪替作物也需要犁田重種。
山裏更有不少寶貝等著去尋覓,運氣好一點的話,不定還能夠多找出一些經濟價值不低的東西,簡單加工後,再轉賣出去。
“連春這一嫁人,果然都不一樣了。”田裏麵事情忙,其他人家就算已經種完稻苗,仍然時不時地會回來巡田、順便拔除雜草。
“前些日子不是人已經要不行了嗎?我看這扛東西的把式,還挺麻溜的。”
看到連春出現,大家哪裏肯放過這麼大的八卦?幹脆紛紛地放下手邊的活計,聚在一起,聲地討論起來。
“連家以前就她一個在幹活,沉悶又不懂得討好連元,自然變成那樣子。”
“不過現在看到她跟馬家子混得還不錯,估計本性也不差吧?”
“跟叔子勾勾搭搭的,哪裏好了?”
那些人話也不懂得降低音量,甚至到後麵還因為意見兜不攏,直接就吵起來。
問題是這話的內容實在有些太不是東西,聽著都讓人覺得頗為尷尬。
“大嫂,他們在什麼?”比起更活潑外向的馬耀,馬尉略顯安靜些、也更仔細些。孩兒也有自己的判斷,雖然不到非常了解,但多少知道,那些嬸娘的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為什麼他們要這樣?”
樓寧聞言冷笑。
這些人還真的是嫌字底的日子過得太鬆快,盯著別人家的事情不放,也沒有想過自家的事情亂成一團。
不過,拿著別人家的笑話充當自己的發泄,想來似乎也算是沆瀣一氣?
“不是重要的,會影響到你的性命、還有家裏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孩子還,樓寧並不打算講太多人性黑暗麵的事情給他們聽。
但是基本該學會的判斷方法也還是要教的,所以樓寧也對他們解釋,
“嬸娘他們過日子需要一些事情來調整,不過咱們不用,因為大嫂會帶你們吃很多好吃的,做很多好玩的,學很多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有人要你們跟大嫂保持距離,或者什麼不好聽的話。聽不懂的可以問大姐或是大嫂,不要什麼都憋在心裏,知道嗎?”
孩子雖然是孩子,他們不懂事情也確實太過虛偽了。所以樓寧隻叮嚀完比較嚴重的部分,剩下的還是保持著比較開放的狀態,讓他們兩個子有什麼想法,可以拿出來討論。
“所以,大嫂你不會離開我們家對吧?”馬尉有些似懂非懂,卻更明白,連春是真心待他們好,“如果大嫂要上山,記得帶我們去......我們可以幫忙割草摘東西的!”
“校”樓寧對孩子向來比較寬容一些,尤其馬家這幾個孩子,相處半下來,乖巧又懂事,也確實省心,“我先謝謝你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