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沒良心炮(2 / 2)

一名軍士把小的紙包拉火管小心地塞進炮尾部的點火孔裏,然後連上一根長長的繩子,接著就跑向一百米外的掩蔽所。

林深河把拉火繩交到李傑琦手裏,“來吧,你來打第一炮。”

李傑琦向左右看了看,兩部數碼攝像機都架在三腳架上,正閃著綠燈,已經處於拍攝狀態了。他深吸一口氣,往後用力一拉。

“轟!”一百米外的炮位傳來巨大的爆炸聲,遠處的火炮原地向後一座,然後側翻在地上。

“我們過去看看吧。”林深河拍了拍李傑琦的肩膀,一行人走向還彌漫著硝煙的發射陣位。

炮管橫著躺在地上,不遠處則躺著那枚長條形的“炮彈”。

“這才四十多米吧?”李傑琦舉起右手豎起拇指測算了一下距離。

“是的,最多四十五米。”林深河頭都沒抬,半跪在炮管邊檢查炮管上有沒有裂紋。“還好,火炮上沒有裂紋,應該還能繼續發射。就是這個得要固定一下才行,不然每次都要三四個人來重新定位炮身。”

“這距離也太短了吧?才四十多米。”李傑琦對於這種近到令人發指的射程感到非常吃驚。“四十多米讓人抱著爆破藥包跑上去也要不了多久啊……”

“這是炮彈的問題,可能是炮彈太粗或者太細,導致在炮管中受到的阻力不均勻,飛出炮口後就失去了重心,然後在空氣阻力影響下就失去了飛行能力了。”林深河對這個倒是早有心理準備,指著旁邊放著的一排炮彈說道,“對於這種沒有膛線的臼炮而言,最適合的還是迫擊炮彈那種有尾翼或者圓球形狀的比較適合,這些有棱有角的肯定飛出去就會亂晃的。”說著他站起身來對著旁邊幾個正在等候命令的陸軍士兵說道:“你們幾個過來,我們把這個炮管重新豎起來。”

李傑琦問道:“為什麼不在炮管下的土裏挖個洞呢?這樣後座的時候就不會翻倒了啊。”

“不適合,我們的炮點火孔在下麵,埋下去了到時候還有可能翻轉,倒是應該要讓木材廠那邊做個木製炮架送過來。等下回去的時候我會去畫一個圖紙交給他們造炮架的。”林深河拍了拍正在被幾個士兵扶起來的炮管說道:“咱們接著打炮!”

接下來的試驗就直接擯棄了那些異形炮彈,隻測試圓形的。但是卻根據炮管的粗細製造了三種炮彈進行試射,分別是尺寸極其接近炮管、比炮管略小一點的和比炮管小上一厘米左右直徑的。

測試後發現在相同份量的發射藥條件下尺寸較大的那種發射的距離相當遠,可以到達三百五十米,而且準頭也比較便於控製,但是中型和小型的炮彈則沒什麼準頭了,尤其是小型的炮彈,出膛後就以肉眼辨的速率降速,飛出去不到一百五十米就落地了。

“這樣就符合我的設想了,炮管受熱膨脹,原本需要用力擠壓才能到底的炮彈則可以比較好的承受發射藥的推力,這樣就能最大效率地發揮發射藥的作用了。”林深河站在炮彈落點指著大炮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跟李傑琦解說道。

但是李傑琦此時有些不以為然,21世紀的炮兵尤其是華夏這種師承毛子的大炮兵主義對於火炮是相當有感悟的,要是火炮射程10公裏以下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此時陸軍要裝備的第一種火炮射程不過350米,就算翻一倍也才700米,這讓他不由有些氣餒。

“你也不要太把這射程當回事,這個年代絕對沒有射程能夠超過一公裏的大炮,而且人家丟出來的都是保齡球,隻要不被砸中了根本就沒傷亡,咱們的可是開花彈,要說沒良心炮的威力,你可是比我們更清楚的。”林深河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李傑琦的不屑笑著跟他解釋起來。

此時一架飛機正歪歪扭扭地從天空中飛了過去,正是袁振力的那架改裝過的水上飛機,飛機上的是袁振力和另外一個元老——何滾龍。這個元老算是元老院中的大票倉,他可是帶著全家來穿越的,他的父親何嶽此時正在工業部重工業設計室參與鍋爐的改進製造;他的母親陳晴因為是退休醫生,此時被趕鴨子上架當了婦產科主任醫師;老婆雪漫穿越前就是個服裝設計師,此時主管服裝廠,正立誌要建立其新世界的皮爾卡丹來;妹妹何莎莎在計委專門做報表;而妹夫前警察張濤則在治安組,現在已經成了北橋頭鎮的派出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