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不同風,千島文化’
華國建築設計院的方案是最正統的古宮殿群樣式,規模宏大,極為壯觀!
建築群以中軸線對稱,而在中軸線的最中央則是坐落著最威嚴、奢華的宮殿,地位上等同於紫禁城的外朝第一大殿-太和殿。
這座宮殿在葉樂池的設計中代表著漢族。
而從布局上看,沿著縱軸線與橫縱線四散而去的則是環繞著的眾多少數民族,就猶如眾星捧月般,卻又涵蓋著各自的風采。
建築群每一座建築的規格與形製都格外嚴謹,是完全按照古製設計而出,遵守著營造法式的記載。
建築群正門有一牌匾,牌匾上赫然寫著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天市宮’。
天市與紫微同為華國古代所劃分的星宿三垣之一,隻是不同的是,紫微代表天帝,而天市則代表著百姓!
如此的命名,也可以看出葉樂池對‘天市宮’所抱有的期許。
天市宮,以俯瞰天下的氣魄強勢來襲,欲要一舉登頂華國千萬博物館之首。
紮哈.哈迪德的作品與大自然的瑰寶黃果樹瀑布遙相呼應,自坡地上傾瀉而下,如奔騰不息的流水將一切阻攔在前的障礙衝破。
走廊和天橋相互疊加和連接將那垂直的空間相連,使得遊客可以從高處拾級而下,層層錯開,而錯開的每一層則都是代表著一種少數民族文化...
從頂端沿著走廊和天橋穿過,從建築最低部走出,就仿佛穿梭於黔省古今整個千般文化。
時光機似的,超現實主義博物館。
收回思緒,許多的黔省人紛紛壓下心中的猶豫,長舒一口氣準備掃一遍最後的方案,緩解下緊張的心情後再好好琢磨如何從倆個裏選出一個!
鼠標點擊‘下一頁’,新的畫麵陡然被彈出。
一卷成卷軸形的古樸畫卷緩緩被拉開,古樸盎然之意穿透了紙麵。
畫卷是華國古人常用的裱後帶軸的長幅畫作,橫置的畫卷整個被揭開,隻見到:
如同山川水墨畫的綺麗風光,有層層疊疊的島嶼,百花盛開...
臨著水、靠著山,一座座木構架的建築拔地而起。這是一幅畫,或者說,華國的傳統建築是一幅‘畫’。
它以圍牆作畫框,圍牆內隱隱約約,隔而不透的空間是畫作的骨骼。
數萬名、數十萬名的黔省人隻是這樣漫不經心的一掃,視線卻是再也移不開了!
而就在這時,隻見到那如同世外桃源的畫作竟是緩緩出現了變化,畫麵中仿佛有雲霧繚繞,給其帶去了一絲仙味兒。
畫卷裏,島嶼被拉近,樓閣、台榭、涼亭,建築被展露在所有人的眼前。
‘怎麼會這樣?’
‘我們難道錯了?’
一時之間,許多黔省人心猛地懸了起來,腦海中有疑問升起。
三個方案每個都在最根本的地方都截然不同,是完全走向三個方向!
此刻,關注著白天工作室作品的眾多黔省人愣住了,隻看見那振幅畫作又一次‘遊’了起來,畫麵之中,步移景換,情隨境遷,一抹抹神韻流露而出...
“與葉樂池設計師的華國古典主義完全不同!”
大會議廳裏,評委們有打開手機、電腦同步瀏覽的,隻看見,這眾多的評委們臉色陡然一變。
“表達出的意境也完全相反,一個是威嚴的正式,一個是漁舟唱晚的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