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驚覺自己中了陸遜語言上的圈套而失言,心中一急,順手便拔出劍來欲先殺了陸遜以便強辭奪理繼續抵賴。
陸遜抽身後退,一旁的甘寧上前將朱治一腳踢翻,奪下佩劍,將朱治死死壓在地上。
陸遜厲聲喝道:“帶下去,立即抓捕朱治家人及所有親兵隨從,一一隔離審查,比對口供。”
幾個孫權的親兵衝上來,將朱治押了下去。
陸遜再次高舉孫權佩劍道:“朱治是否冤枉,隻要將其家人和親兵隔離審問,核對口供即可清楚明白。不過,堂上還有人不僅參與了謀害周都督,還多次將江東兵力布防圖送與夏侯淵。我看,還是自己站出來自首吧,隻要朱治那邊審問結果出來,你們也是無所遁形的。
主公仁德,主動自首的話,不定會免除你們的滅族之罪,救救你們無辜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吧。”
半晌,薛綜走上前來,跪在孫權之前,虞翻也走上前來,跪在了孫權之前……
“你……你……你……竟然是你們!我孫家待你們不薄啊!”孫權氣得幾乎不出話來……
……
真相大白!
整個過程,可謂精彩之極:
陸遜首先是斷定內奸必在這堂上二十名高級官員之中,否則難以接觸周瑜和軍中機密數據。
然後在大家監督下用排除法將二十名官員分類,接著在細節問題上找出謊者,再施加心理壓力使謊者誤中語言圈套,順利抓出朱治一人,然後揚言要用融離審查法找出朱治同夥,迫其它人自首。
江東文武無不信服,就連剛才被陸遜懟得啞口無言的張昭,也對陸遜的才華讚不絕口。
……
碾壓!
這就是絕對智商的碾壓!!
陸遜出場不到一個時辰,從剖析下局勢到接下來的發展戰略,再到當堂抓捕內奸,在智力上完全碾壓了整個江東群臣!讓江東群臣們全都震驚不已,驚呼此人才華不在周瑜之下。
看著在堂上揮灑自如,抽絲剝蠶一般侃侃而談的陸遜,大家似乎又看到了另一個周瑜周公瑾。
有些官員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莫非是周公瑾附身在陸遜身上?”
“不像,周郎意氣風發,所思所想常如馬行空,語調抑揚頓挫,與之交談,讓人如飲甘醇;而陸郎則語調清淡,邏輯嚴謹,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常讓人恍然大悟,別開新麵!”
孫權下令將薛綜和虞翻押下去審問之後,滿臉欣慰地看著陸遜,大聲道:“江東俊才就在身邊,可恨本公卻不識得!若早知陸郎奇才,江東局勢何至於此!”
陸遜連忙跪在地上,雙手舉起孫權佩劍道:“下官無狀,因事出緊急,對主公及堂上諸公多有不敬,請主公及堂上諸公恕吾年幼無知之罪。主公佩劍,亦請主公收回。”
孫權走下台階,來到陸遜身邊,扶起陸遜,將陸遜手上所舉佩劍接過,親自係在陸遜腰上,然後對堂上諸壤:“陸郎才具,汝等心服否。”
眾人皆言心服,讚不絕口。
正當眾人對陸遜讚不絕口之時,從武將隊列中走出一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孫權道:“請主公收回成命!”
眾人視之,乃是呂蒙。呂蒙跪在地上,對孫權道:“主公,末將自接令都督之職以來,屢戰屢敗,致陷主公於危局。今珠玉在堂,請主公收回成命,將都督之位給到陸郎,末將願聽陸郎號令。”
孫權道:“子明不可,江東受挫,有諸多原因,非子明之錯也。且陸郎雖是有才,但年方弱冠,尚需曆練。”
呂蒙道:“主公十七歲便為江東之主,而陸郎如今年已弱冠,已可大用。陸郎智略非凡,揮手間便力挽狂瀾,令末將心服口服,為下計,請主公量才適用,讓陸郎擔任都督之職。”
陸遜推辭道:“呂都督乃江東之棟梁,威望著著,擔任都督之位乃實至名歸也。下官年輕識淺,不敢擔此大任。”
孫權沉思了一下,問堂上文武官員道:“汝等意下如何?”
張昭出列道:“主公,老夫覺得,子明身經百戰,經驗豐富,陸郎精於兵略大局,若是讓子明與陸郎共掌軍權,倒是相得益彰。依我之見,陸郎可為都督,呂子明副之,優勢互補,江東之福也。”
嚴畯、全綜、陸績、甘寧、徐盛、程普、黃蓋、諸葛恪、步騭等人皆出聲附和。
孫權見大家都無異議,便下令道:“從即日起,便以陸遜為都督,呂蒙副之。望你二人同心協力,不負孤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