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王嵩入蜀急,群醜心中慌(2 / 2)

尤其是聽王嵩沒有殺孟達、楊懷,反而讓二人依舊領軍參與平叛時,龐統知道奪取益州的戰略目標恐怕難以實現了。

龐統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子裏一整,到黃昏時,才叫來劉循,對劉循道:“大勢己去,當思退路矣。”

劉循很不甘心道:“我們還有六萬大軍,就完全沒有機會嗎?”

龐統道:“有,但要看你夠不夠果決!”

劉循道:“軍師此話怎講?“

龐統道:“馬上殺掉吳蘭、張裔和扶禁三人,把他們的所有兵權,全都奪過來,換上你的絕對親信去統兵,將這支軍隊真正握在你自己手鄭”

劉循大驚道:“何須如此?”

龐統道:“王嵩沒有殺孟達和楊懷,就是給這些叛亂的太守留下了一條可以回頭的活路,使他們不願死戰,一旦戰事不利便可向王嵩投降了事。這才是王嵩真正厲害的地方,不戰而屈人之兵啊。”

劉循沒有表態,而是限入了沉思。

劉循的知商並不低,隱隱約約地感覺自己可能是被龐統給帶到陰溝裏了。

如果自己真的將支持自己的太守都殺了,自己又何以服人?即使完全掌握了這支軍隊又能如何?自己掌握不霖方,得不到來自地方基層的支持,這幾萬軍隊又能蹦躂多久?

劉循已經意識到,這是龐統為自己挖的坑。

因為如果那樣做,對劉備無疑是最好的:奪取不了益州,就攪他個稀巴爛,不惜一切地消耗王嵩的戰爭潛力!

這種作法,符合劉備的利益,但對他劉循自己來,終究也是一條絕路!

劉循因此並沒有答應龐統的這一要求,隻是以再考慮考慮來拖延著時間。

讓劉循所意料不到的是,此刻在張裔的軍帳中,扶禁、張裔和鄭度三人湊到了一塊,也在討論著一個非常隱秘的話題。

這三人私交甚好,經常在一起喝酒聚會,幾杯酒下肚後,鄭度對扶禁和張裔道:“兩位大哥,可曾聽孟達和楊懷那邊的情況?”

扶禁道:“今的軍報剛看過了,據王嵩親率十萬大軍入蜀了,孟達和楊懷戰敗投降。奇怪的是王嵩沒有殺孟達和楊懷,還依舊讓他們統率本部人馬。真是讓人想不到啊。”

張裔道:“是啊,要這王嵩的心胸,可真是不。要是換做別人,遇上這種情況,孟達和楊懷早就被殺了,至少滅三族!成都城中,被賈文和滅掉的氏族可不少啊。”

鄭度喝了杯酒道:“我聽,孟達和楊懷其實是被張飛的兩萬禁衛軍打敗的,張飛用兩萬人打孟達他們七萬多人,把孟達他們打得潰逃二十餘裏。而張飛隻不過是王嵩的先鋒而已。這樣精銳的禁衛軍和親衛軍,王嵩這次帶來了十萬人馬。你們覺得,龐統能帶著我們打敗王嵩嗎?”

扶禁和張裔都驚得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鄭度又接著道:“不僅如此,王嵩還收編了孟達和楊懷的近五萬人馬,現在這十五萬人,已經從成都出發,幾之後便會來到江州。”

扶禁和張裔都是嚇得麵如土色。扶禁道:“江州久攻不下,又要對付王嵩的十五萬人馬,這仗還怎麼打?”

張裔遲疑地道:“要不……咱們也學學孟達和張懷,幹脆投降王嵩算了,總好過戰敗之後,身死族不吧?”

鄭度歎了口氣道:“我們投降,王嵩未必會饒了我們,此一時彼一時也。”

張裔和扶禁忙問此話怎講。

三人之中,張裔和扶禁是武將,鄭度則是飽學之士,因此,在謀略方麵,張裔和扶禁對鄭度倒是極為信賴。

鄭度道:“很簡單,王嵩饒了孟達楊懷並讓他們重領舊部,是因為叛亂未平,孟達和楊懷還可通過攻打我們獲得戰功,用以將功贖罪。

而如果我們投降王嵩,對王嵩來,我們的投降就意味著叛亂被平定了,我們的價值在哪?沒有了價值,王嵩會饒過我們嗎?”

扶禁歎了口氣道:“當初真不該……唉,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隔了半響,鄭度道:“其實,我們也還有最後一個辦法,就看你們敢不敢去做,”

“最後的辦法,能不做嗎?鄭兄你就快吧!”

鄭度以眼看向帳中侍衛,扶禁會意,下令所有人退出帳外,三十步之內嚴禁任何人靠近,這才對鄭度道:“現在可以了吧?”

鄭度點零頭,壓低噪門,用隻有他們三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輕輕地道:“隻要擒了龐統和劉循交給王嵩,王嵩必然會饒過我們!這……就是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