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複社不得了(2 / 3)

張采,字受先,號南郭,江蘇太倉人,天啟四年與同裏張溥同創應社,後在臨川創立合社,天啟七年中舉人,崇禎元年聯捷成進士。授臨川知縣,恤民繩暴,善政畢舉,並在當地創立文社名合社,聲名大起,曆官臨川知縣。

後張溥組織複社時,張采在臨川,不預其事,然名聲相聯,故稱溥、采同床複社,崇禎皇帝追究二張結黨時,張溥已死,張采疏直其事求去;崇禎十四年旱蝗,請於州四門設粥廠,活萬人,福王時起為禮部儀製司主事,升員外郎,南都失守歸裏,仇人恨張采者,群起而擊之,複用大錐亂刺,張采幾乎死去,醒來後避之鄰邑,清順治五年卒,年僅五十三歲,有《太倉州誌》、《知畏堂集》等著作傳世。

田承嗣心說這些複社的首腦不簡單,知道後世廣場民主運動的操作模式,想通過民意向皇上施壓,利用朝廷紫色小把自己幹掉,可惜複社的人有一點沒有搞清楚,自己手裏握著刀把子,惹急了自己會讓複社血流成河的。

副將管得寬來報:“大人,史德威和內監李蟬求見。”

田承嗣心說麻煩到了,不過自己也正要借史德威、李蟬的嘴傳話,於是讓管得寬去迎史德威、李蟬,自己率領錦衣衛將領則在船舷處等候史德威、李蟬,不一會管得寬就陪著史德威、李蟬上了船,田承嗣跟史德威、李蟬見禮後,把史德威、李蟬迎進船艙裏說話。

船艙裏有田承嗣、花鐵幹、管得寬、田小四和史德威、李蟬六人(剛才被砸爛的茶幾已經被親兵清理幹淨),史德威說道:“田大人,金陵城發生的事情你都清楚吧?”

田承嗣說道:“大致還是知道。”

史德威說道:“田大人,先不說金吾後街是不是跟錦衣衛有關,但是錦衣衛打殺金陵城士紳百姓就大錯特錯了,現在大禍已經鑄成,大人準備怎麼平息江南百姓的民怨?”

田承嗣說道:“史大哥,是江南百姓的民怨還是複社一幫人假借民意?”

史德威說道:“當然是江南百姓的民怨,複社隻是添為江南百姓中的一份子。”

田承嗣哈哈一笑說道:“史大哥,老師的意思要怎麼平息江南百姓的民怨?”

史德威說道:“錦衣衛造成金陵城百姓五死二百多傷,總得交幾個錦衣衛官兵抵罪,再賠一筆銀子給死傷的金陵城百姓。”

田承嗣說道:“史大哥,這是複社的意思?”

史德威說道:“這是義父的意思,田大人答應了這兩件事,義父才好替你周旋。”

田承嗣說道:“那死傷的錦衣衛官兵怎麼辦?”

史德威說道:“田大人,金陵城百姓可沒有打死過錦衣衛,至於打傷幾個錦衣衛,也是因為錦衣衛先動手,百姓才不得不自衛,百姓們不應該承擔責任。”

田承嗣說道:“史大哥,老百姓敢廝打錦衣衛,這可是謀反的大罪,豈是一句不得不自衛,就可以不應該承擔任何責任,難道大明沒有王法了嗎?”

史德威說道:“田大人,話不是這樣說的,嶽父可是為了你好,複社在朝廷民間的力量之大,不是大人你表麵看到的。”

田承嗣把臉轉向內監李蟬,李蟬說道:“田大人,韓公公請大人為大明江山計,退一步海闊天空。”

田承嗣說道:“史大哥,李公公,那兩條觸及了錦衣衛的底線,田某人恕難從命。”

史德威臉色一變說道:“田大人,如果金陵城百姓也拒不退讓,呢你是不是準備讓這些百姓血流成河?”

田承嗣說道:“史大哥,這就要你轉告複社的人,讓他們為大明計為天下蒼生計,息了利用不明真相的百姓,來達到自己險惡的目的。”

史德威歎口氣道:“田大人,你如此固執,昔日“五義士”之事恐怕要重演。”

“五義士”,是指天啟年間蘇州市民反對九千歲魏忠賢的鬥爭, 當時蘇州織造太監李實、巡撫毛一鷺殘酷壓迫、盤剝人民,激起市民強烈不滿,天啟六年,魏忠賢又一次大捕東林黨,緹騎押解了一個東林黨官員路過蘇州,周順昌替他擺酒席送行,在宴席上指名道姓大罵魏忠賢,押送的緹騎回去報告了魏忠賢,魏忠賢聽後勃然大怒,命令東廠派出緹騎,由南京巡撫毛一鷺帶領,到蘇州捉拿東林黨人周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