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賞劍大會(2 / 2)

這一柔一剛的組合和著簫樂鼓音,在高壇上變幻著各種陣型。時而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時而如層疊湧動的波濤。更有化玉簫為揮舞之利劍;彈劍身和吹奏之長簫。雖說此等舞武兼容、剛柔並濟的演出堪稱驚豔絕倫,然似乎台下燥動的人叢中,卻並沒有幾人能平心靜氣地好好欣賞。

這一幕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舞蹈過後,李世民才自遠處飛落在高壇之上。此時,那六十名舞者卻退至那座高台左右。他們看似漫不經心地垂手而立,實則卻是以某種陣型各自站好方位。

今日李世民內襯貼身軟甲,外著窄袖勁裝。他如電的雙目將壇下眾人掃視一輪後,朗聲一笑,抱拳說道:“在下乃唐國秦王李世民,今次由本王主持大會。眾位貴賓遠道而來,實乃我大唐國之榮幸!本王代我國皇帝陛下及唐國臣民,歡迎諸位!”

“廢話少說了!快把龍瀛劍拿出來吧!”說話之人是“峰花名樓”的少主葛毅。這猴急的少主方才等候之時,已經嚷嚷了很多回了。

李世民麵帶微笑,毫不在意葛毅之言,繼續說道:“我大唐國廣發英雄帖,邀諸位到此,便是要在這賞劍大會上,與諸君共賞此曠世奇劍之風采。”他似是無意地向“卓君宮”一派瞥了一眼,他與蒼夜的目光一經觸碰,立即分開,各自盤算著心中的事情。

李世民邁著沉穩的腳步踏上那九十九級台階,筆直地站立在高台之上,他調動內力高喝一聲:“請劍!”

隻見身著素白色緊身羅裙的黃伊榕,雙手捧著一隻錦盒,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壇,繼而踏上台階,來到秦王跟前。她俯首躬身呈上錦盒,“秦王殿下,神劍龍瀛在此!”

壇下所有人皆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盯著黃伊榕手中的錦盒。壇上壇下有數百人之多,卻無一人發出聲響。想到傳說中的“龍瀛劍”將在下一刻公諸於世,許多人的眼中已暴射出異樣的光芒。

因黃伊榕在江湖上多次露麵,故而不少人已認出了她。聯想到江湖上流傳的“她與郭旭揚關係密切”的言語,一些人對盒中之劍的真實性,又多信了幾分。

李世民神情肅穆,雙手接過。他緩緩地揭開盒蓋,將那柄劍自錦盒中取出。他將寶劍高舉過頭,提氣大喝:“這便是‘得劍即可得天下’的‘龍瀛寶劍’!”

高台之下,那六十名舞者聞李世民之言後,立馬單膝下跪,反反複複地齊聲高呼:“逆龍天命難思量,澤瀛流斷水未央。星移氤氳玄黃現,神劍出鞘定蒼茫!”這六十名舞者皆為唐王府內精挑細選的武功高強之人,此刻他們暗含內力的呼聲在山脈間驚動天地,久久不散。

得龍瀛者得天下!這便是天下人覬覦已久、為之瘋狂的龍瀛劍!

――而這柄劍,此時正握在“唐王府”世子的手中。

神劍尚未出鞘。觀劍者隻能看到虛幻鏤空的劍格與螺旋圖紋的劍柄。玄鐵所鑄的劍鞘上,鑲嵌著的九粒色澤妖豔的南紅赤玉,與琉璃台的七彩之色競相鬥美,在旭日的映照下,耀得壇下仰頭而望的眾人兩眼生花。

“鏘”的一聲金鳴,秦王李世民在眾人麵前拔劍出鞘!

世人終於得一睹這柄絕世神兵的全貌!

整柄劍通體暗紅,隱隱泛著寒光。劍身與劍格鍛造得極為精細,似是一體相合、天賜之作。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麵劍身刻有遊龍之態,讓人不禁猜測“龍瀛劍”的“龍”字,是否便因這兩條如活物般的蒼龍而命名?

壇下頓時亂成一團。

“這真的是龍瀛劍麼?”

“俺看挺像的!”

“我相信大唐國!這柄龍瀛劍絕對是真的!”

“這劍透著邪氣,興許他拿把假劍來誆我們也說不定!”

“不會吧!既是賞劍大會,他還拿假劍出來,這有什麼意思?”

……

“你如何證明這便是真正的龍瀛劍?”人群中有一人發問道。此人的說話聲音並不是很大,但奇怪的是:他的話語似乎能穿透人的心肺,竟將其他人的議論之聲都壓了下去。而這問話之人,正是“禦劍山莊”的莊主穆劍宗!

李世民目光一寒,此局麵早在他們的意料之中。在座之人皆為各方翹楚,武學造詣亦是人中龍鳳,對“劍”的認知和領悟,必定均達到極高的境界。以黃伊榕的師父所提供的不知真假的龍瀛圖樣,能否成功的以假亂真,瞞過眾位“老江湖”的雙眼,對於整個唐王府來說,才是此次賞劍大會的最大難題。

**開大會了、開大會了!咖啡喝了嗎?!筆記本帶了嗎?!保增長促發展全員動員大會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