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章 士人初心(2 / 2)

趙禎知道這位老臣的遭遇,自己的父皇真宗皇帝,當年因為他在所校勘的《十代興亡論》中被人揭發隱射朝政而被真宗皇帝落職。其實,真相卻是北方文人士子不滿聶冠卿這樣一個南方文人,竟然在書中直述北方文人麵對自五代以來的“置君猶易吏,變國若傳舍”亂象時持祿混世、絲毫沒有文人操守的醜態。所以才會羅織罪名,欲將聶冠卿這個南方文人轟出朝堂。

而真宗皇帝為了平息眾怒,隻能將聶冠卿落職外放。但鑒於當時朝堂之上北重南輕的事實,如此的處置已經是真宗皇帝所能給與聶冠卿的最大保護了。其實,自大宋從建國之初一直到真宗繼立的這段日子,大宋朝廷一直堅持重北抑南的用人政策。南方士人在朝堂之上長期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仕途充滿艱辛。

而想起這樁往事,趙禎不由的道:“聶學士,當年的事,朕替先皇向你賠罪了······”話音未落,聶冠卿卻拱手欠身道:“陛下,微臣惶恐。當年實在是微臣不知高地厚,這才妄出狂言。”話畢,趙禎自是不好再提此事。於是,便讓陳總管給聶冠卿搬來了一張軟凳。後者道謝後,這才緩緩坐下。

“聶卿家,真的非要從這一科便開始抑製西昆駢文嗎?會不會操之過急了一些。要不,從下一科開始······”趙禎緩緩道。

“陛下,長痛不如短痛,時文之弊端愈發明顯,這次行快刀斬亂麻之舉,必能立竿見影,陛下萬萬不可猶豫!”還未等趙禎完,聶冠卿便有些激動地道。見狀,趙禎自是不好再什麼了。

時光如逝,很快,會試的日子便來臨了。這一,蕭和收拾完行裝用具,早早的來到了考場太學之外。這一,總歸是來了。至於聶冠卿等考官,在麵見過官家趙禎之後,都住進了太學之中。從這開始,一直到開始結束的這段時間裏,他們這一幹考試官,便要被鎖在太學中,並有重兵守衛,以杜絕請托。

不過蕭和卻是知道,他們根本不會感到無聊,一幫子文人墨客遠離朝政而湊在一起,這樣的機會平常可是不多。於是舞文弄墨,詩歌唱酬,自是必不可少。而且與平常的諸多限製不同,在鎖院期間,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所以必定字字斟酌,句句精雕,佳作也是迭出不窮。恐怕直到開考,他們這些人還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呢。

於是,感歎一番的蕭和,便和再度從地獄一般驗明正身的流程之中走過來的其他考生們一起,哆哆嗦嗦的穿好衣服,帶著自己的考試用具等私人物品,匆匆趕往自己所在的考場之中。自然,會試的檢查流程要比當初發解試的要嚴格的多,所以,一些妄圖夾帶和冒名頂替的人,自然會被抓住。不過,蕭和此刻卻是沒什麼興致去幸災樂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