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鴻飛冥冥(3 / 3)

宋太祖道:“可是那個與吳越國國主錢俶八拜之交的願齊?”

趙廷翰道:“正是!他是江南有名的高僧,佛法精深,武藝超群。據,他的結義兄弟還有一個就是在吳越領袖群倫的‘燕巢山莊’莊主燕巢燕大俠。那日,臣隨張瓊大人到了杭州,打聽到‘南唐’的‘董北苑’董源身故,知道巨然大師與他書畫齊名,定會前往吊唁。‘董、巨’之名,享譽下。果然,臣等就見到了他。於是,張大人就將皇上賜予的先朝古畫相贈,巨然大師果然怦然心動。經過旁打側敲,終於讓臣等了解到‘九經’的所在。隻是可惜,願齊法師現下在南雁蕩山講經法,一年半載恐怕難以返回杭州。張大人怕皇上焦急,所以就命臣先行回轉京師,向皇上報喜。一旦願齊法師回轉來,一定設法取到皇上需要的東西。”

宋太祖道:“甚好!張瓊做事一向甚得朕意。你回去告訴他,無論他需要什麼,盡管向朕開口。”周世宗柴榮駕崩之後,宋太祖就起始修習“龍伏虎神功”,並在侍衛之中,挑選資質尚佳的,授以趙氏絕學“趙氏長拳”和“趙氏三節棍”,其中張瓊、趙廷翰、荊嗣和呼延讚是其中的佼佼者。後來,趙光義看中了呼延讚,就向皇兄要了他。

當宋太祖登基為帝後,就派張瓊和趙廷翰帶領數十位武功高強的侍衛,攜重金四處尋訪“九經”的下落。宋太祖知道,現今下,能人異士輩出,如果沒有絕世的武功,很難坐穩江山。但是,“龍伏虎神功”卻憂患頗多,如果沒有武功內經“九經”相輔佐,恐怕自己也會像郭威和柴榮一般,壯誌未躊身先死。終於,皇庇佑大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尋訪到“九經”的下落。宋太祖一時之間,欣喜若狂。但是,願齊法師鎮日裏雲遊四海,居無定所,要想尋到他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尋到了他,他會不會將“九經”拱手相讓,也未可知。

宋太祖在禦書房裏,來回地踱著步,臉上陰晴不定,患得患失。突然,他想到了一個人,如果這世上隻有一個人願意幫助自己的話,那這個人,非他莫屬!當下,宋太祖傳詔,召見皇弟趙光義。趙光義匆匆入宮,他心情忐忑不安,自己私自南下江南,皇兄居然沒有怪責,難道隻是替自己顧全顏麵嗎?現在,恐怕是要單獨責備自己了。趙光義偷眼看了看皇兄,好象他的心情還不錯。

宋太祖微笑道:“光義!你也長大了,為兄不想太過約束於你,你的確也該出去多多曆練曆練。”趙光義慌忙起身,道:“皇兄,光義知道錯了,請皇兄責罰!”宋太祖忽然“哈哈”大笑,道:“你想到那裏去了,為兄是想讓你替朕去辦一件事。明,你多帶些侍衛和能工巧匠,去一趟華山吧!”

趙光義詫異道:“華山?”宋太祖點點頭道:“是!華山。朕有一封書信要你親手交給陳摶老祖,有必要的話,請他下山來汴京一敘。另外,你帶人在穀口建一座別院給他,亭台殿廊都給建全了,聽他愛喝山頂‘鎮嶽宮’的泉水,你想辦法給他引下來。總之,他們缺什麼就給他們什麼。朕要令‘華山派’享盡尊崇。使什麼‘少林’、‘武當’、‘峨眉’,都比不上他們‘華山派’。”

夜深了,宋太祖卻沒有睡意。放眼下,南唐的“江南虎”林仁肇,吳越的“九州大俠”燕巢,南漢的“南一柱”潘崇徹,北漢的“槍王”楊業,後蜀的“劍王”何昌一,遼國的“妙手刀王”韓匡嗣。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千秋霸業的擋路石。而且,幾乎各個都是武林中的頂尖高手,無法逾越。這還不包括西夏的李氏和大理的段氏,他們在僻疆觀望著,隨時都可能成為自己最危險的敵人。

宋太祖終於深深地明白了什麼叫做“高處不勝寒”。但是,他是絕對不會放棄的,他不但要一統下,還要平定江湖。隻有這樣,大宋的江山才能穩如磐石。曆代中原之主,幾乎都是出身江湖,在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宋太祖首先要使自己成為一代武學宗師,縱橫江湖,使下武林盡歸己用,這才是宋太祖心中真正的宏圖霸業。【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