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鴻飛冥冥(2 / 3)

“他果然是選擇了趙光義的乘船,可惜這位大宋的王爺,卻不是紈絝,想要挾持他,可不打錯了如意算盤。隻是,這青衣人是如何瞞過海,上了他的船呢?”糟老頭話猶未了,侯襄已如煙塵般向著耶律青雲的背影追了下去。糟老頭跺跺腳,憤然道:“又不等我。”隨後趕去。追出將近十裏,隻覺身旁人影一閃,糟老頭抬眼看去,卻隻見到林仁肇和蕭藍若並肩的餘影。

糟老頭沮喪地一屁股坐在地上,長長地出口濁氣,恨恨地道:“辛苦了半夜,怎麼沒有人體恤一下我呢?哼!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做一個下第一享福之人,絕不再讓自己受到半點委屈。”如此想著,不由心情大好,起身撣撣衣衫上的灰塵,怔怔地望著烈日,不禁為蕭人擔憂起來。

林雲素勸慰著哭的像淚人般的蕭,柔聲道:“這不怪你,既然有人盯上了我們,擄走人隻是遲早的事。”然後,看著蕭藍若不無擔心地道:“相公!你這個耶律青雲不會對咱們人怎麼樣吧?”蕭藍若眉頭緊鎖,沉聲道:“耶律青雲人稱‘飛辣子’,武功辛辣凶狠,尤以輕功見長。是我契丹‘北武宗’的高手,每年大較,都是我的強勁對手。他行事果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他擄走人,恐怕苦頭是有得吃了。但是,在他手裏,人的性命當可無憂。可是,據我所知,耶律青雲出師後應是加入了‘淩雲閣’,他帶走人,不知與‘淩雲閣’有無牽扯?若是如此,他們用意何在?”

蕭藍若和林仁肇整整忙活了兩日,出動了許多人手,連“鐵衣門”的侯襄都參與進來,竟是連耶律青雲的人影都沒見著,正所謂“隻聞其聲,不見其人。”著實令爺父倆大是頹喪,卻又無可奈何。耶律青雲仗著一身神出鬼沒的輕功,在一眾高手的全力追蹤下,就這樣鴻飛冥冥,了無蹤跡了。

林雲素眼圈一紅,心如刀絞,道:“那趕緊知會一下大伯,也好有個照應。”蕭讓上前道:“少爺,少夫人!老仆這就回南京。”林雲素道:“這件事本不願令讓叔辛勞,隻是事過重大,有你老人家親自跑一趟,我就安心了。”蕭藍若道:“也隻好如此了。”

林仁肇微鎖眉頭道:“他們是不是要逼你回去?”蕭藍若道:“我已經明確地告訴過他們,我是不會回去的了。難不成,他們以此來要挾於我?”林仁肇憂心忡忡道:“我已派人知會了江北的歐陽山主,他會派人堵截耶律青雲的。”林仁肇與“白鹿洞”山主歐陽栻交情莫逆,“白鹿洞”座下七十二弟子,各個武藝精強,門人弟子更是遍及江南與中原,讓他們沿江北尋人,的確是不二的選擇。

宋朝的皇帝趙匡胤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

趙光義心翼翼地道:“那林仁肇如今的武功,隻能用絕頂來形容。在江南,不知道現今國主是誰的,可能大有人在,可不知道‘林虎子’的人,卻是絕無僅有。”宋太祖微微皺了皺眉頭,沒有言語。

趙光義接著道:“依臣弟看來,恐是連黃山鐵衣門的‘鐵衣二使’都未必是他的對手。當日,若不是得他相助,我們可能很難全身而退。另外,‘南唐’的防務非常到位,而且兵強馬壯。尤其是林仁肇的神武軍,威武雄壯,驍勇善戰。另外,臣弟渡江北返之時,看那長江之上,風疾浪大,如果稍有閃失,恐怕屍骨無存。”宋太祖點點頭道:“你這趟江南之行,看樣子收獲頗豐,受益非淺啊!就這樣吧!朕都知道了,你回去好生休養幾日,不必上朝了。”

這時,殿前司馬直軍使趙廷翰來到宮門前,與出來的趙光義擦身而過,內侍王繼恩、荊嗣出手攔住了他。宋太祖正起身,聞宮外之聲,探頭正覷見趙廷翰,遂道:“讓他進來!你們都退下吧!”王繼恩和荊嗣領著一幹侍衛退了下去。

趙廷翰見左右無人,方道:“皇上萬千大喜!臣等已察訪到‘九經’下落。”宋太祖肅然動容道:“當真!”趙廷翰點頭道:“托皇上洪福,千真萬確!”宋太祖一把拉過趙廷翰道:“快給朕仔細。”趙廷翰道:“現下這部經書在‘吳越國’護國禪師願齊法師的手中,據他的師弟巨然大師言道,那的確是一部導引內功、修習真元的武功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