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江湖路,還且看小奴(2 / 2)

他們怎麼會懂得趙奴的心聲呢?不懂得他的心聲又如何去體諒呢?

“乞丐”們把被五花大綁的趙奴扛起,不知道要把他帶到哪裏去。

山澗的西北向有一個隱秘的山洞,趙奴便是被眾人扛到那裏去了。

他被帶入了一個凶險不明的山洞裏,即將迎來的又會是什麼?

此刻,趙奴突然想起一句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此刻有了同詩句中的主人公的感受。

下山曆練,未成大事一件,卻要命喪在一群普通人手裏,那豈不是丟了師傅的臉?

趙奴的劍還緊緊的握在手中,隻要他使出蟬翁教過的一套最基本的劍術,他就能輕而易舉逃走。

可他心裏卻想著:作為一個要幹一番大事業的俠客,怎麼能以劍傷常人,又怎麼能落荒而逃!

就在趙奴還想著事情的時候,那些“乞丐”們把他放下,又留下十個人負責看守。

趙奴發現這個山洞並不漆黑,即使是在夜裏,還是有淡藍色的夜光照進山洞。

山洞很寬敞,很平坦,中央處還有一泓清澈的泉水,這裏真是一塊極好的藏身之地。

隨後,他注意到了一個景象,令他吃驚,同時他也知道了這些像“乞丐”一般模樣的人到底是什麼人。

原來他們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山洞中,有不少婦人和孩子,還有老人,他們都已隨著男人們的回來而驚醒,而他們的樣子和趙奴初遇到的那些男人差不多,衣服補丁累累,麵容消瘦發青。

這些難民正在分食,因為趙奴的包袱裏備有夠他走兩個月的幹糧,所以勉強讓山洞中的所有難民都得到了一點。

他們心翼翼的捧著掌心的一點食物,慢慢的遞進自己的口中,細細咀嚼,仿佛在品嚐一道佳肴。

夜色裏的這一幅慘淡的畫麵,使趙奴深受觸動,也讓他明白了菇山下還有生存如此窘迫的人們。

這時,一個瘦瘦的少年來到趙奴跟前,又和趙奴一樣盤坐在地。這少年正是在山澗的時候,勇敢的先衝向趙奴的人。

“喂,拿劍的子,你叫什麼名字?哪來的人?又要去哪?”那少年問。

趙奴:“我不是子,我叫趙奴,我問你,你們是哪裏人?為什麼淪落到此地?有什麼苦衷?”

那少年被趙奴反問,心裏有些不舒服,卻是不知道眼前這年紀與自己相差不大的人,是怎麼知道他們是有苦衷的。

他又問:“你是怎麼知道我們有苦衷?你是不是蒙盎派來的探子?!”

趙奴回答:“我不認識什麼蒙盎,我隻是看到了你們的樣子,和我師傅過的戰亂時逃難的難民很像,便猜你們是避難的難民而已。”

“你師傅?”那少年一副懷疑的樣子,“你會武功嗎?”

趙奴見他隻問不答,便:“你先告訴我,你們是不是逃難的難民?”

那少年點頭:“是。”

趙奴:“那你可以放我走了,我不是什麼蒙盎的探子,我來自菇山,我會武功,我可以幫助你們。”

那少年忽然跳起,生氣的:“放你走?!萬一你就是蒙盎派來的探子怎麼辦,你不是會武功嗎,你有種就自己逃出去啊!”

趙奴第一次被人如此挑釁,他幾乎忍不住拔劍,可他終究忍住了,三戒裏他一戒都不想觸犯。

忽然,正在吃著東西的難民們一陣騷動。幾個頭發花白、瘦如幹柴的老人在大聲爭執,爭得麵紅耳赤,隻因一塊展開的棉布引起。

那塊棉布是藍色的,棉布的中心還繡有一個神秘的圖案。再仔細一看,那塊展開的棉布不就是趙奴原來的包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