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陽像曬焉的柿子,陽光暗淡。
枯黃的楓葉隨風紛紛揚揚飄落,深秋已至,莫名的沉悶與壓抑悄悄罩住了整個凡塵。
菇山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峰,山上植被繁多,鬱鬱蔥蔥,景色宜人。
但是,菇山中時常有猛虎出沒,故尋常百姓很少入山。
菇山的峰頂上,有間石屋,屋裏住有兩位武功高強的人。一位年過花甲,是師傅;另一位年紀輕輕,是徒弟。
那做徒弟的叫趙奴,從就隨師傅上山,潛心習武,如今已十八歲,一身本領了得。
趙奴正值青春,對山下的俗世非常渴望,而對於枯燥的山中生活早已煩膩。
師傅蟬翁愛徒心切,就隨了趙奴,給他下山好好曆練曆練。
此刻,夕陽西下,黃昏斜照水。
趙奴背著一柄黑木鞘長劍,一身灰色麻布短衫,手還提著包袱,站在菇山下。
雖然師傅如了他的心願,讓他下山,但他心裏想著:把老人家一個人留在山上不知道好不好。
趙菇回過身望向菇山的峰頭,那住了十八載的石屋被山霧遮住,他鼻子忽然一酸,對著菇山磕了三個響頭,便轉身離去了。
菇山屬桂嶺郡,而趙奴先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桂嶺城。
趙奴沒有馬,走了兩個時辰,色已全黑,還沒遇到一處村落。
他走到一個草木茂盛的山澗時,甩了甩包袱,嘀咕:“噯呀,師傅隻要一直往東走就會遇上人家,可是我走那麼久了,什麼人都沒有見啊。”
忽然,樹葉翻滾,枝木窸窸窣窣,如有蜂蟻群聚之勢。
趙奴一抖身體,劍即在他手中,動作快如閃電。
隻見周圍人頭攢動,驚聲、喊聲、器物相擊聲、奔跑的腳步聲,一齊響起。這個山澗居然藏伏了很多人,但是他們麵容饑瘦、衣衫襤褸,同落魄乞丐一般模樣。
趙奴被突然出現的來曆不明的“乞丐”們圍住了,隻是見他手握利劍,不敢衝上去與他搏鬥而已。
那些“乞丐”有的手持木棒,有的舉著石塊,還有的拖著破爛的網兜。
“你!你你!把身上的包袱交出來!不然……”
一個骨瘦如柴的少年擺弄著手中粗長的木棒,瞪著趙奴。
趙奴心裏緊張不已,站在原地以靜製動,十分警惕的看著這些來意不善的人。
那骨瘦如柴的少年見趙奴不搭理他,怒火頓起,把手中的木棒用力砸了過去。
趙奴豈非常人?區區木棒,還未近身,就已被他一劍劈斷,啪啦一聲,地上便有了兩截斷木。
他這一露手,把“乞丐”們嚇退了一步。
那骨瘦如柴的少年卻不怕,反而舉拳向趙奴衝去。他一麵衝一麵:“大家一起上啊,那子包袱裏有吃的!”
趙奴一聽“乞丐”們要一起上,急:“你們到底是什麼人,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搶我的東西!”
那些“乞丐”沒有聽到趙奴的話,因為一陣一陣的叫喊聲淹沒了他單薄無力的聲音。
趙奴見這些衝過來的人大多是與那少年一樣骨瘦如柴,手中的劍遲遲不能舞起。因為臨行前蟬翁給了他三戒:戒色,戒戮,戒貪。
他動不了手中劍,隻能保命,不能傷人,可是他隻有一把劍,能擋住三人,擋不住十人。趙奴隻抵抗了一會,便把劍收回了黑木鞘中。
於是,網兜纏住了他四肢,石塊砸在他身上,木棒打著他手臂。
趙奴的包袱很快就被搶走了,但是劍還被他緊緊的握在手中。
他忍受著“乞丐”們的侮辱,不聲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