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牡丹公主(1 / 1)

第二日

趙延年奉旨進宮麵聖,一路上,他心情複雜。腦海中還浮現著昨日與蘇如似見麵的場景,心中感覺這一切來得是那麼突然,卻又在情理之中。到底,皇上的心思是否與蘇如似所說一致,還是,另有所想。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倘若在皇上麵前說錯一句話,就極有可能遭來殺身之禍。還是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地好。

就在趙延年左思右想時,乘駕的馬車忽然停下,馬彪把車簾子撩起來,對他說,“大人,到了!”趙延年下了馬車,認真整理了官服,神情嚴肅地跟隨著領事太監進宮。

宣政殿

領事的太監把趙延年帶到宣政殿外,讓他在殿外等候。不會兒,太監出來傳喚道,“宣趙延年覲見!”

殿內,金元盛身穿黃袍,端正地坐在殿上,正認真地批閱奏折。趙延年跟隨領事太監進殿,看到皇上便行禮道,“微臣趙延年,拜見皇上!”

金元盛沒有抬頭看他,隻“嗯!”了一聲,又繼續批閱奏章。過了許久,才放下手中的奏章,抬頭看到趙延年還跪在底下,頓時覺得好笑,便對他說,“怎麼還跪著?快起來!”

趙延年這時才起身道,“皇上沒讓微臣起身,微臣不敢!”

“趙大人不必過於拘束!”金元盛揮揮手對左右道,“給趙大人賜座!”

待趙延年坐下後,金元盛屏退了左右,聲音低沉地問他,“知道朕今日宣你覲見,所謂何事麼?”

趙延年穩定了一下情緒,回答道,“微臣以為,應該是關於立後一事!”

“哈哈!”金元盛笑道,“你果然是個直率之人!朕很好奇,朝中諸位大臣都建議立賢妃為後,為何偏偏你,上書建議立淑妃為後?”

趙延年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為了穩固朝政!”

“噢?”金元盛眉毛挑起,“如何穩固朝政?”

“朝廷與後宮之間緊緊相連,如今朝中建議立賢妃為後的,多數為龐太傅一黨人。若皇上真的立賢妃為後,那朝中必然會形成一黨獨大的局麵,而且龐太傅協助剿滅王氏一族有功在身,私下幕僚臣多,如今地位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長此下去,恐怕”

“恐怕什麼?”金元盛雙眼緊緊地看著趙延年,“現在殿中隻有你我二人,不必忌諱,想說什麼就說!”

“恐怕,今日的龐太傅,會變成他日的王太師!”趙延年小心翼翼地說完,抬頭看到金元盛在歎氣,心想,果然與淑妃所說一致。原來皇上真的擔心,龐太傅勢力過於龐大,所以一心想著製衡他。

猜透了皇上的心思,趙延年便放心了許多,繼續說道,“雖然擁立賢妃為後的呼聲最高,但是,賢妃無後。若要立她為後,也很難服眾。放眼後宮,隻有兩位妃子為皇上生育過子嗣,一位是章修儀,一位是容淑妃。可是,章修儀出身低微。反而是容淑妃,出身將門,其母又被皇上封為奉聖夫人,而且容淑妃在前朝毫無勢力,這樣一來,既平衡了權勢,又避免了朝政之間的鬥爭。”

金元盛沉思了一會,對趙延年說,“你所想的,與朕不謀而合。但是,如今又多了一個問題,就是北國!”

“微臣也略有所聞,聽聞北國有意與我大金聯姻,並且此次北國使臣還親自護送牡丹公主進京。其實,與北國聯姻,一來可以借助北國之力製衡南越與東吳,二來還可以增加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皇上認為有何不妥呢?”趙延年說話步步為營,一點點地琢磨金元盛的心思。

“難道,你以為是聯姻這麼簡單?”金元盛冷笑一聲,“朕早就派細作潛伏北國王宮,並且打探到北國之所以這麼急著要與我國聯姻,就是因為北國國王年事已高,王後所生的世子年幼。她擔心北國國王賓天後,大皇子會造反。那北國大皇子為前王後所生,在朝中既有舊臣支持,又有軍功在身。一直覬覦世子之位多年蠢蠢欲動。所以,北國王後才狠心把牡丹公主送進金宮,想借我國的勢力製衡大皇子。他日若大皇子謀反,我國必定要出兵援助。”

“原來如此,微臣愚鈍!”趙延年慚愧道

“無妨!”金元盛繼續說,“你可有聽說關於那牡丹公主身世傳聞?”

“微臣近日常常聽到京城小兒唱的幾句關於牡丹公主的歌謠,其中一句:牡丹王,入金宮!”

金元盛“哼!”了一聲,“好一個牡丹王,入金宮!”

“人還未進宮,流言就滿天飛!朕懷疑,有人與北國勾結,秘密在京城散步謠言,故弄玄虛!”

趙延年心裏讚歎皇上英明,嘴上卻不敢說出是瑞王爺指示他人所為。

金元盛看了看趙延年,對他說,“以你的才華與見識,隻是擔任區區一個從六品千總實在是屈才了。朕認為,兵部侍郎之位較合適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趙延年聽罷,欣喜道,“微臣,叩謝聖恩!今後定當為皇上鞠躬盡瘁,在所不辭!”

“記住,你今後的主子,隻有朕!”金元盛聲音低沉,神情嚴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