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四國會盟前(1 / 2)

昌臨水麵不改色,跪地說道,“下臣定當竭盡所能,為國效力。”

江憶雨端詳他片刻,沉聲道,“還需要本侯再問你一遍嗎?”

“下臣惶恐,下臣認為外事署自落成之日起,便是全權承擔了我國與各國邦交的事物。然侯爺方才欲在望山東西線上布下重兵設防,下臣想定是四國會盟中會出現涉及邦交難解之事,非用武力不可,才會有此一問。”

“依你看,這談不妥的事情會是什麼性質?”

昌臨水不假思索地說道,“四國會盟洽談四國是否再續結盟友善大事,然四國經過七十年的修養生息,國力提升,邊境兵馬糧草充足,近幾個月之內,各國頻繁調兵加固防務,對內勤練兵馬,已然是誌在天下。下臣不敢掩耳盜鈴,並不看好此次四國會盟。”

“起來說話吧!”

昌臨水站起來,江憶雨放下茶杯,淡然道,“明日,本侯與王爺去望山,外事署有關邦交的規章製度需盡快定出來,不知昌大人可願辛勞一二。”

昌臨水俯首道,“下臣榮幸之置。”

“張閣老遣人傳話來,說要與你手談一局,左右也無事,你且先去見閣老吧!”

“是”

昌臨水行禮退了出去。

李修見他走出前廳後,對江憶雨說道,“侯爺可是賞識此人?”

江憶雨邊看地圖邊說,“什麼事情都沒做過,何來賞識!”

“屬下聽此人侃侃而談,也是個有見識的。”

江憶雨拿著筆在地圖上畫著,未曾抬頭說道,“不僅侃侃而談,還臨危不亂,不懼權貴,頗有一股清正之氣。”

李修不解道,“既是如此,侯爺為何…”

“為何對他冷淡是嗎?”

江憶雨把地圖放在一邊,取來一張信紙,執筆看著李修說道,“自古以來,寒門貴子雖是不可多得,但是曆朝曆代都有。這些人往往才華橫溢、有勇有謀、因才華或者功勳立足,得上位者賞識而改變命運,一朝得誌。猶如江憶雨變成京國侯一樣。”

“侯爺之意是張閣老有意投其所好?”

江憶雨笑著稱讚道,“不愧是李修,一點就通。”

李修頷首道,“侯爺謬讚了!”

“若是在官場浸淫很久的老人,看問題難免會帶著一些陰謀的味道,如聶風那般久居官場還能夠看清事情本質並不違背原則的人,四國之中本就屈指可數。昌臨水這類新人,涉足不深,尚能就事論事,而不隨意觸碰人情人心人性,算是進階快的後輩中,一股清流了。張閣老提拔他也屬愛才之心,人之常情!不過在我看來,一個還未嚐過權力榮華之人,不足以過早下定論。他日,昌臨水誌得意滿時,是否還能如今日這般清風爾爾,品相堂堂……誰又可知呢?

李修,官場上的人,不能在對比之下,來辨善惡是非。人人皆個體,需謹慎處之。”

“侯爺思慮深遠,直擊要害,屬下自愧不如!”

江憶雨伏案書寫,與李修說道,“上次讓你辦得事情如何了?”

“侯爺,屬下將整個邱楚國都尋遍了,沒有找到唐慎!”

江憶雨停筆,臉色冷凝,片刻後,歎了一聲,說道,“罷了,他不願意回北冥,也不在邱楚,騫戩既然不擔心,想來也是相信唐慎,隨他去吧!”

“那我們的人?”

“全部撤回!”

……

由商瀾國發出的四國令,讓四國為之一振,縱使各國都在增兵,然而祥和的日子過久了,即便朝廷已有動作,人們也是半睡半醒著……如今四國令一出,所有的野心、陰謀都將在陽光下公開進行,不論哪一國存了先發製人,借他名行戰事之心,都變得被動起來……

“這位京國侯出手,果然不凡!”

北冥國內,諸葛騫戩拜訪了大司命仲巒的詹士台……

仲巒讀著四國令,臉上有著欽佩之色,諸葛騫戩翻看詹士台的記錄,眉頭越來越緊……仲巒疑惑地問道,“上大夫,可是發現了什麼問題?”

“我國密探近來可有在東離國皇宮發現異常?”

仲巒沉思一會兒,說道,“東離國皇宮被貶去看守皇陵的木太妃,神秘的死在了當晚。”

諸葛騫戩擰眉,詫異道,“當晚?”

“不錯,正是被貶的當晚,中毒而死。”

“可知是何毒?何人所為?”

仲巒搖搖頭,“毒藥無出處,隻知道藥性強烈,見血封喉。目前不知是何人所為!”

諸葛騫戩清秀的麵容上浮上些許沉鬱……仲巒說道,“上大夫可是覺得此事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