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受杖責元安降世
縱使鞭炮連天也壓不住嬰孩的哭聲,在帝都百姓各家各戶都在除舊迎新慶祝新年的時候,寧王府眾人卻是悲喜交加,小世子不光平安降世,還生在個好時辰,可王妃卻昏迷不醒,命懸一線。
鍾太醫為希音紮了幾針,又吩咐人灌了碗藥,捋著胡須搖頭晃腦的說道:“這副藥下去,寧王妃就算度過一劫。”
顧氏心情大起大落,如今才算放下心來,身子已癱軟在一邊,陳氏忙將人扶到椅子上。鳴泉忙命人將封好的紅包遞上,致謝道:“多虧了鍾太醫妙手回春。”鍾太醫就要推辭不收,“鄭王妃如此,豈不是折煞我。”
鳴泉又說道:“這大過年的勞累您老出門,又妙手回春,化危為安。我們全家實在是感激不敬,區區薄禮,不成敬意,您還是收下吧。”
鍾太醫這才示意小藥童收下,向李遠笑道:“蜀王殿下,如今寧王妃已無大恙。你我二人還是先去向皇上複命為好,正好向皇上報喜。”
李遠向內室看了一眼,笑道:“父皇耳報神不少,肯定早就得了喜信了。”轉身對鳴泉抱了抱拳:“若是有什麼,嬸子還請派個人告知我。”
鳴泉點點頭:“你放心去便是了。”
皇帝這邊的確是早就得了消息,南枕見皇帝高興,湊趣道:“這小世子生的倒是好時辰,昨日雪下的那樣大,小世子一降世,雪便停了,可見是個好福氣的。”
皇帝聽了也大笑道:“說的對,倒是個有福氣的。”
南枕再進一步:“那皇上可要給小世子賜個有福氣的好名兒了。”
皇帝“嗯”了一聲,南枕聞弦知意,為皇帝鋪紙研墨,皇帝沉吟半晌,揮毫潑墨,“元安”二字赫然出現在紙上。
一會兒,小太監進來報信,鍾太醫和蜀王複命來了,皇帝揮揮手,“天寒地凍的,又是晚上,派人把鍾太醫送回去,至於蜀王,私闖宮禁,二十杖,閉門思過去吧。”
李遠站在門外,聽了小太監的傳話,仍是麵容平靜,不見波瀾。良久才俯身叩頭,口中謝恩道:“多謝父皇恩典。”
公主府,鄢陵恨恨的咬著牙:“該死的登希音,倒是命硬。”念罷又命令報信之人:“回去告訴你們王爺,明日別忘了去寧王府登門道喜。”來人恭謹的抱拳點頭。
鄢陵說罷又像想起什麼似的說道:“還有,叫他別和東宮的那個女人再勾搭了,那個女人心機可不淺,別最後叫她給賣了。”屋外鞭炮聲仍是劈啪作響,鄢陵卻盯著燈花出了神。
她年少春衫薄,看上了那位瀟灑少年郎,本以為貴為公主,嫁娶之事容易的很。哪知一句“已然定親,不敢高攀”就驚醒了她的夢,偷偷送了信給他,他連信都不回,第二日就聽說他已整點行裝遊曆去了,她的一腔柔情被散在了春風裏。自此之後,她便將兒女之事拋在腦後,一心要學前朝弘德公主出入朝堂,指點江山,隻是終究失意難平,不肯善待登氏。
她與吳王實有姐弟之情,吳王素來對她言聽計從,扶他上位,也好叫自己一展宏圖,寧王得皇帝寵愛,值得拉攏,若是陸三娘那傻丫頭嫁過去,事情便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