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或許會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我會在第二章寫家人,這不是不連貫嗎?但是如果你認真的讀完了這一整本書,你會發現,這些不連貫的東西慢慢的拚接出來的就是一個人崩潰的麵孔。
我們家是一個很龐大的家族,家族裏有很多很多人,我不知道這些人能否稱之為“家人”,暫且叫他們“親戚”吧。
我的太奶奶有八個孩子,六男兩女,我的爺爺是裏麵的老大。聽奶奶爺爺家以前很窮,太爺爺太奶奶的身體都非常不好,都長兄如父,爺爺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獨自一人撐起了整個家。我的爺爺是個有文化的人,雖然當時家裏窮上不起學,可還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中專畢業證和電台廣播員的證書。
爺爺二十多歲結婚,育有兩個孩子,大伯和我爸。在那個年代裏,溫飽還是一個大問題,爺爺為了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以及自己的父母兄弟能吃上飯就去北京工作了,工作之餘還做了好幾份兼職,經常好幾年都不回家。也許正因為童年裏缺少父愛,爸爸和大伯比平常的孩更加淘氣叛逆,不過他們時候的條件是很好的,爺爺經常會在月底向家裏寄錢,錢總是分成兩份,一份是給奶奶的,另一份是給太爺太奶的。奶奶是個很心眼的人,覺得自己的丈夫沒日沒夜的在外麵幹活,過年都不回家,為什麼掙了錢還要把一大部分給了另一個家,兩份錢都是寄到奶奶家的,於是奶奶每次在寄回來的錢中偷偷拿出幾張鈔票放到自己的口袋。
有一次住在隔壁的多嘴鄰居看見奶奶從信封中拿錢出來了,就趕緊告訴了太爺太奶,太爺太奶把奶奶叫過去訓話,奶奶不以為意,就把她心裏的話了出來。二爺三爺那是也在旁邊聽著,那時他們也有二十多歲了,他們也是非常心眼的人。奶奶完也並沒有挨訓,她心裏還覺得挺高興,不過這正是我們這個家庭噩夢的開始。
就是因為這件事,二爺下海了,他帶著自己這些年來給人打工攢的錢去了深圳。可是從一個北方農村到深圳實在是太遠了,他的那些錢隻夠去深圳的路費,。爺爺知道了他要出去,沒有多些什麼,隻是給了他五千塊錢,為此,爺爺和奶奶還差點離婚。二爺拿了錢,沒有一句話,那時他的心裏沒有絲毫的感恩,隻有仇恨占據著他的內心。在他幾個月後寄給家中的平安信中寫到,要不是奶奶私自拿了那些錢,他也不會離開家鄉去到那麼遠的地方打拚,他以為奶奶是看不起他們,他怨恨奶奶,怨恨這個家庭,他發誓以後一定要過得好,把爺爺奶奶踩在腳底。事實證明,他做到了,在三十多年後的今,他從一個農村出來的窮子搖身一變成為了省城有名的商人,身價數千萬。
三爺見二爺下海去了深圳,自己也想去,就向爺爺要錢,可是爺爺給的二爺那五千塊錢還是向朋友借的哪裏還有錢給三爺?加上奶奶鬧脾氣,這錢自然是借不成。正巧村子裏有征兵活動,三爺就去內蒙當了兵。臨走前三爺還給奶奶放了狠話,以後要奶奶跪下求他。三爺的預言很準,三十年後,奶奶的確求他了,不過沒有下跪。
其他的那些爺爺們都沒什麼本事,現在還在農村種地,暫且不提了。著重一下和我們家有關係的這些人與事吧。
上麵到當年二爺走的時候爺爺給了他五千塊錢,那是正巧趕上爸爸和大伯上學,那時的學費雖然不貴但由於爺爺借了別人錢所以家裏還是很緊張,想著上學並沒有太大用,就沒有讓他們上學。為什麼我之前二爺走後我家的命運就此改變,那是因為他的離開,讓原本應該上學的爸爸和大伯失去了上學的機會,那年爸爸讀高一,大伯讀高三。
由於沒有文化,他們倆隻能待在農村種地,要麼就進城打工,他們沒有想象過自己的未來,也不敢想象。過了三年,村子裏又有招兵活動,爸爸去內蒙當兵了,大伯選擇了在縣城的糕點坊給人當學徒。他們當時覺得沒有什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未來生活會有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