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往外跑的勤(2 / 3)

曾珊聽我問起被雷劈,這才想到了鐵麵具的作用,招雷!

哪個民族會戴著這種東西舉行祭祀活動,不就是想招雷劈的民族嗎?

如果舉行一次祭祀活動被劈死一個祭司,那他們民族也太費祭司了,所以我有理由懷疑,這個民族的人,被雷劈了不會死。

不過也不排除,他們有用活人祭天的習俗這種可能,劈死的全當送給‘蒼天’了。

我申請去倉庫,打算親眼看看跟麵具一起送來的那些泥盆泥碗。

照片是幾十年前拍的黑白照,一直沒更新過,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

我現在是倉庫的‘熟人’,主管說我是他們的恩人,上次要是沒有我,他最優秀的管理員不知要犧牲多少,所以今後我去倉庫參觀或是取貨,都享有優先待遇。

申請很快批準,今天當值的管理員見了我相當熱情,我進庫房看物件,他來來回回跑了三趟,搬椅子、送茶、送水果,殷勤的像店小二。

我叫他快別忙了,都不是外人,大家一個單位的,別這麼客氣。

好說歹說把人哄走,我才開始安心研究那箱東西。

泥盆泥碗樣式簡單,不如家裏的飯碗精通,表麵塗了顏料,因為製作工藝比較粗糙,顏料剝落大半,但能看到幾個閃電花紋,碗口和碗底都有,中間的部分畫的可能是星星,又或者月亮,反正是圓的球體,在閃電間,應該是代表了星辰。

碗、盆裏麵都裝著東西,報告中說是金屬混合物,但沒說是哪些金屬混合的,它們被挖出來前,在地下剛好圍成一圈,形成一個‘壇’。

它們的作用應該和鐵麵具一樣,都是招雷的。

隻是碗裏的金屬混合物已經鏽成一坨,中間又夾著土,還有沒有當初的作用尚且不知。

假如鐵麵具真是葉曉拿走的,那他沒拿這些碗和盆,或許就從側麵說明了,這些東西已經沒用了。

不過最好確認一下,別太早下結論,於是我申請將這箱東西送到鑒定科,請實驗室的同事幫忙測測,它們是否還保留著引雷的功能。

現在技術發達,不像六十多年前了,我推著小車,把箱子送去鑒定科,曾珊沒在,她們組的人說她去開會了。

我先回自己的小組,上網搜出土鐵麵具那地方,如今華夏大地變化巨大,六十多年前的無人山區,很可能已經變成了旅遊勝地。

果然,網上顯示這個地方,近幾年也在搞旅遊,本地人開起了民宿客棧,那塊曾發現鐵皮具的山地,也不再是荒地,好在沒有蓋樓,而且屬於景區界線外的區域,遊客都是順著規劃好的路線走,其中不包括那片山地。

山地附近就一座村子,住的全是苗人,一共十幾戶人家,人口還沒過百。

因為在大山裏,進出沒路,村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雖說最近幾年也沒修路,可就是有人願意往那跑,跋山涉水成了遊客的樂趣。

我預訂了一間民宿,照目前的線索來看,葉曉失蹤後,很可去會去那個村子打聽遺跡的事。

就算沒有證據表明鐵麵具是他偷的,但眼下也沒別的線索,不如跑一趟,去村子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幸好那村子的人不願意離開大山深處,幾十年如一日的守著大山生活,人員流動極少,從外麵娶媳婦回去的情況都不多,多數是村子內部通婚,所以即便是打聽五十年前的事,應該也會有人記得。

因為今天有個旅行團包下了整間民宿客棧,要下周才有空房,我想著等鑒定結果出來再去也不遲,便預約了下周的客房。

我的小組沒人查崗,隻要早晚刷臉打卡,別缺勤,有事請假,然後保證每個月完成定額任務就行。

掌門給的定額也是考慮到有的任務未必能在一個月內結束,便沒有規定任務的等級,這等於是說,打通電話,跑個腿能解決的案子,也算在定額內。

為了保證月月都能完成定額,我們就不能一下子把簡單的任務全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