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閑話穿戴(1 / 1)

兒子的腦袋圓圓的,戴上那頂小涼帽,蠻精神的。妻說,現在涼帽的樣式又多又好。

話題不知不覺地扯到前些年,那年月的小夥子們衣服除了藍就是綠,他們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得到一頂正宗的軍帽。正宗的軍帽帽沿堅挺,不耷拉,即使洗得次數再多,也不易褪色,就因為有這些優點,擁有軍帽的人往往讓別人眼紅,所以搶軍帽的事時有發生。搶軍帽最凶的主要是一些下鄉插隊的城市青年,當發現有人戴軍帽後,就騎著自行車悄悄尾隨著來到僻靜處,並突然加快騎車子的速度,在戴軍帽的人身邊經過時,冷不防抓起來戴在自己的頭上,然後一陣猛蹬,迅速地逃之夭夭了。妻說,現在拿一頂當年樣式的軍帽,給誰戴在頭上,他不但不感激,準會認為你在汙辱他呢。

妻又笑著談起頭些年的兩句順口溜:“吊腿褲子小白鞋,尼龍襪子露半截。”那時很少有人舍得買好看耐穿的尼龍襪子,而那些青年特意穿短一點的褲子炫耀尼龍襪子的行為也就不足為怪了。

後來又流行起喇叭褲,以褲腳肥大近乎拖地為美;不知何時突然變了,又流行牛仔褲了,屁股和大腿又緊繃繃地受起洋罪;直到蘿卜褲問世才解放了追求時髦的青年們。倆人說著笑著,妻又說當初很多人穿西服時不懂規矩,領帶係得歪歪斜斜,更可笑的是穿了好幾年了,衣袖上的商標也未撕掉,招搖過市時像推銷舊西服的活動模特似的。

我又提到了我的曾祖父,他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大財主,是一百八十口人的大家族的當家人,村中幾乎一半的土地屬於本家的名下。不可思議的是,他穿的是舊棉襖,腰係揀來的草繩,頭戴補丁摞補丁的破氈帽,簡直跟要飯的乞丐差不多。有一回趕集,他躺在馬車上睡著了,馬車在道上顛簸著,不知何時頭上的破氈帽掉到了地上,醒來後本能地用手一摸,呀,破氈帽不見了。他慌忙下了馬車,獨自順著來路細細尋找,終於發現破氈帽掉在道邊的溝裏,上麵粘滿了塵土,不知是誰嫌這頂破氈帽礙眼而用腳踢進溝裏。他急急忙忙揀起來,掀開破氈帽的夾層,不禁心中暗喜,藏在裏邊的大筆鈔票一張不少。這件事在家庭史上很有影響,成了他向子孫們灌輸自己觀點的論據之一。不過,曆史跟老人家開了一個玩笑,他雖在土改時已去世多年了,但子孫們多被劃為地主、富農,文化大革命期間吃盡了苦頭。

妻也陪著歎息數聲後,又說起單位裏的兩位女同事,所買的裙子在款式、顏色及觸摸時的手感均一模一樣,但價格竟相差幾倍,兩人一談,區別就在於是否會殺價。花錢多的那位裙子穿在身上雖然十分合體,但內心的情緒卻十分低落了。

妻說,你也該添件新衣了。我說,湊和穿吧,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