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柱整個人都在思考蘭琴這些提議所帶來的結果,蘭琴也要給他時間消化,故此便道:“阿瑪,不如您好好考慮考慮。左右這些事情是淩府的事情,女兒已經是嫁出去的人了,今日就與阿瑪到這裏。”
罷,蘭琴便起身道:“我去看看額娘。等會兒還要趕回去了,阿瑪不必相送。”
待蘭琴走出屋子後,淩柱仿佛虛脫了一般垂頭喪氣地坐在那裏,一點兒不想動彈。
蘭琴直接去了安佳氏那邊,淩柱推不舒服,沒有出來用膳。蘭琴就與安佳氏以及石氏一家子用了晚膳後,便回府了。
過了幾日,石氏又來南院了,與蘭琴淩柱已經跟安佳氏透露了自己願意分家的打算。從石氏的敘述看,基本上就是按著蘭琴跟他提的那些方法來分家。淩柱手上的田莊和店鋪一分為二,他自己留了一半,另一半則再分了五份,每個兒子一份。求富的那一份由其母楊氏掌管。其他人的則交給她們自己打理。阿音達和科嗒的那一份還是由淩柱掌管,直到他們成家後再給他們。
而且淩柱考慮的還要具體,每個院子徹底分隔開,將其中關聯的道路全部都用牆頭砌掉,隻留了一道門連同。各房的丫鬟仆從,自己要的人自己帶去,月錢自己付,再與淩柱無關。
石氏出這些話的時候,眼角都是帶笑的。分家對她,對蘭琴的大哥來,隻有好處。分家後,石氏因為要伺候公婆,自然是跟淩柱和安佳氏一起生活的。安佳氏的那些私房錢自然也是留給自己的兒子,再也不必去照顧那些庶子。
蘭琴見自己分家的目的已經達到,便對石氏道:“嫂嫂,如今額娘和阿瑪年歲漸大,都需要嫂嫂照顧。哥哥如今正是做事的時候,王爺以後還能用到他。所以家裏麵,都需要嫂嫂一人操持。蘭琴在這裏,先謝謝嫂嫂費心了。”
石氏見蘭琴這般,沒來由心頭一驚,剛剛蘭琴那番話聽起來是在謝謝她的費心,但是卻又有著一番告誡的意味在裏麵。
石氏也是聰明人,自然聽得出來裏麵的意思,忙不迭地道:“伺候公婆乃是兒媳責無旁貸的事情,哪裏還需要側福晉如此。&l;&g;”
蘭琴見石氏明白自己話裏的意思,連忙吩咐司畫去拿了一些布料出來送給石氏,俱都是剛剛賞賜下來的。
果不其然,淩柱分家的話一出後。全府震驚,但是震驚歸震驚,楊氏那邊首先找淩柱哭訴,但是卻沒什麼用。淩柱態度決然,乘機與楊氏了蘭琴對求貴的安排。
撇開淩府的事情,蘭琴這些時日幾乎都在忙,出去看門樓,定下門樓,找人簡單裝飾後,添置桌椅板凳,再就是招聘幫自己管店的人手。自己的那些哥哥弟弟,自然是指望不上他們的,必須找一些真正能幫上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