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晚上十點(2 / 3)

我點點頭,想起之前到的,為了不引起吳三桂的懷疑,必須得跟姝雨和伶同時拜堂。忽然,我想到一個問題:“我有個事兒,不知道該提不該提。”

伶:“遠哥哥盡管。”

我:“我三後跟姝雨結婚沒問題,但這邊的事兒總有一辦完,我早晚都得走,留這麼個姑娘在這邊,是不是有點不厚道?”

伶笑笑:“不想哥哥竟是如此重情重義之人,哥哥放心,我們雖身在這裏,但我們畢竟是從現代回歸,規則史誌的,總有一我們完成任務離開時,和我們親近之人都會有新的生活,對這段記憶皆將遺忘。而我們,不會在這個時代留下半點印記。”

我點頭:“那還行,要不然總覺得對不起人家,跟棋子一樣。那我們現在幹嘛?”

伶想了想:“此刻是康熙十二年正月初十,有幾件事吳三桂還不知道,需要請哥哥告訴他,以防不測。”

我坐下來,倒了杯水看著她:“你。”

“史書記載,這兩日尚可喜已經發出了告老的信件,分別給了康熙皇帝、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人等。這事你得讓吳三桂早有準備。”

我:“我懷疑康熙要看到這個,不一定能平三藩。”

伶問:“為何?”

我喝了口水:“你想啊,吳三桂是誰?康熙姑父的老爸!康熙心裏很清楚,一旦要是平三藩,吳三桂必反。吳三桂要是反了,那根據清朝的律法,是要誅滅九族的。這九族裏不但包括吳應熊,還包括他老婆建寧公主,還有建寧公主的侄子,康熙他自己。他再滅,也不能滅了他自己吧!”

伶點點頭:“怕就怕這件事。尚可喜現在告老,明著是告老還鄉,實際上是他自己想出的明哲保身之計。如果康熙真的武力撤番,他肯定得遭殃。但如果真的他主動撤番了,命就保住了。可皇帝一旦考慮到尚可喜都撤了,其他可以稍等,或者不撤,那曆史就真的不符合了。此次遠哥哥到這裏來,就是為了防備此事發生。撤番一定要進行,吳三桂一定得反,這才能繼續進行下麵的事。”

我看著她苦笑:“真的,我覺得吳三桂特冤枉。自己幫著大清國開辟疆土三十年,到頭來就因為康熙朋友因為自己心眼,就得翻臉不認人,關鍵我們還得助紂為虐,要不要這麼殘酷。”

伶也歎氣:“話雖如此,但史書記載已成定局,我們不得不做。”

我點點頭站起來:“那現在我就去找吳三桂,告訴他必須得反唄?”

她點頭,不再話。

我衝外喊了聲:“孫福,我要去王爺府!”

平西王府似乎還沒有人知道尚可喜要告老還鄉的事情,一大群人都忙著為元宵節準備。到議事廳前時,我看到馬寶、王緒、王屏藩正在按照我之前的想法,最後確定遣散的綠營老弱名單。一看到我來,吳三桂笑起來“軍師,你不在家裏準備婚事,跑到我這裏做什麼,不是給你準了十日的假期麼?”

我幾乎沒反應過來,心裏想著原來雖然我走了,但這邊原來還有一個“我”在這裏盯著。幹咳了幾聲,拱手:“稟王爺,學生昨夜夢中見到一些異像,想跟王爺商量。”

馬寶、王緒和王屏藩聽到這話,馬上站起來:“那我們就先告辭了,誌遠兄弟,三日後到你家不醉不歸啊!”

我趕緊抱拳拱手,吳三桂一擺手:“你們三位也不必離開。”

三個人又一起坐下。吳三桂讓我坐下,並讓下人們給我端來一杯水後問:“軍師做何異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