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月雖然對有些事不計較,但也絕對是個護短的人。尤其是聽到這種有損人家名聲的事。
有人似乎想到了顧月會醫術的事情,加上翠花也是顧月來到這裏之後才懷上的第二胎,稍微一聯想,有點兒頭腦的婦人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三兩個婦人瞧瞧對視了一眼,瞧見對方眼眸中閃爍著相同的亮光,這才確認自己確實沒有猜錯,於是她們看向顧月的眼神就更加的尊敬了。雖然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沒有點破,可是在和顧月話的態度上卻畢恭畢敬的,似乎有種討好的意思在裏麵。
上次雖然在眾人麵前露過一手,可也沒有什麼實質性讓人覺得佩服的,畢竟是個郎中都會針灸,沒什麼稀奇的。可是她連不能生孩子這種病都能治好,那她治病的本事可真了不得。像這樣的有本事的人最好不要得罪,畢竟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保證沒病沒的,關鍵時刻還得靠這些人救命呢。
所以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順著顧月的意思走,多給人家留個好印象總沒錯的。
不知不覺間,氣氛慢慢的又熱鬧了起來,開始起了村裏的八卦。這段時間,棗花和秋娘兩家成了死對頭。
顧月微微驚詫,記得當初她和李大川成親前一日,秋娘還專門向她透漏棗花表白李大川的事。她以為秋娘是和棗花一夥兒的,見不慣她搶了棗花的心上人,故意這件事,讓她對李大川產生誤會,來挑撥他們夫妻間的關係的。
她倆不是好閨蜜嗎?
……怎麼又成了仇人了?
顧月忽然來了興致,眸中含著隱隱笑意,細細聽著。原來棗花不知道為什麼忽然不待見秋娘了,棗花又是個悶葫蘆,不願意原因。還是在她娘的追問下,棗花才吭吭哧哧的鬆了口,流著眼淚向她娘哭訴。
張嬸兒最不喜歡八卦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尤其是聽到有李大川的名字,她心裏更加的不悅了。她和顧月打了聲招呼,領著兩個孩子去旁邊玩耍了,讓倆孩子遠離這些愛人是非的婆娘們,省得汙了孩子們的耳朵。
顧月第一反應是要起身跟著張嬸兒一起,張嬸兒卻不用,她難得和村裏的人上話,就這麼離開了不太好。再者,她帶著倆孩子就在不遠處玩,沒什麼事。顧月點點頭,看著佑乖巧的任由張嬸兒牽著他,她也放心了。然後,注意力便又集中了起來。
原來近段時間棗花的名聲會變壞全是因為秋娘,畢竟這倆人經常在一塊,棗花的心事秋娘知道的一清二楚。秋娘又是個會的,經常在棗花耳邊鼓動,這才有了棗花糾纏李大川,碰巧和錢氏打架一事。
講八卦的人越越興奮,連帶比劃,口沫子亂飛,似乎完全忘記了顧月還在場,到棗花和李大川的時候,臉上竟然帶著不懷好意的笑,而且話裏有話,是個人都能明白她的意思。
顧月輕皺眉頭,棗花和李大川之間本來就沒什麼事情,完全是棗花一個人單戀而已,關李大川屁事。子虛烏有的事情竟然能被人臆想到這種程度,顧月總算是領會到三人成虎的含義了,更領會到這些傳流言的婦女的捏造能力有多麼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