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人也真是奇怪呢,晚上一到就把門鎖得緊緊的,燈也關得很快。
好像生怕有什麼東西會進來一樣。
“毅呀,快進來。要關門了。”房內傳來姥姥緊急的聲音。我回頭看了看,然後走進房內。
我問姥姥為什麼村裏人這麼早關門睡覺,不出來走走人家呢?
姥姥扶著床坐了下來,我看不清她的臉,並示意我也來坐。
“這是我們瓦水河村的習俗,每晚太陽下山時,所有人都必須關門休息,不然……不然就會有燒窯娃娃來敲門……”姥姥道,微弱的煤油燈火讓她皺巴巴的臉忽明忽滅。
“燒窯娃娃是什麼?”
我眨巴著眼問姥姥,手支著下巴。
姥姥渾濁的眼睛注視著我,猶豫要不要告訴我,猶豫了一陣後,還是開口話了。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中原到處都在打仗,死了不知道多少人,那年我十一歲,還隻是個孩,村裏在那一年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
“喂!老張,別幹農活啦!快去村頭看看,縣裏的看瓦的王老板來了,好像是看中了咱們村裏的瓦,想在咱們村定期采購瓦片。”隔壁趙家老三麵帶喜色的向田裏正在忙碌的張二力道。
田間忙碌的張二力連忙放下手中的農活,擦了擦額上的汗,不管田裏的農具,匆匆趕往村頭。
在這個與世隔絕的村子,來了個外村人可是件稀奇的事,更別是生意人來這裏做生意了。
此時,村頭聚集了不少人,這些人裏,有的人從未走出村子過,因此對外麵來的人或事非常好奇。
眾人圍著一名穿著西服的中年男人討論著什麼,看這中年人的派頭,應該就是那王老板了。
不少婦女抱著孩子擠在人群中,想看看外村人長什麼樣。看著王老板的西服,顯然泡過洋墨水。
村長是一名長須老者,周圍的村民眼中充滿了對村長的敬佩,畢竟這幾年來村裏擺脫饑荒都是他的功勞啊。
村長帶著王老板走到村裏平時燒瓦的窯子那裏,微笑道:
“王老板,這就是我們村裏平時燒瓦的窯,由於這裏的窯用的是咱們村獨特的瓦土燒成的,燒窯過程中用的瓦水也源自是村外那條河,所以咱們村燒出的瓦特別結實、耐磨。可以,方圓幾裏的村隻有咱們村的瓦質量最好了”村長摸了摸長長的胡須,似乎對這裏的瓦十分自信。
王老板彎下腰,用手指在窯壁上掛了點土下來,聞了聞,在手指上摩擦了一下,很是細膩。他點了點頭。
“嗯。土很不錯,明再看看燒製出來的瓦怎麼樣。如果明的瓦符合要求,那我以後就包了你們生產的瓦片。”王老板也很是高興,扯了扯領帶,看樣子他找到一個發財的好地方了。
聽了王老板的話,眾村民歡呼一聲,到時他們燒的瓦片被王老板買下後,他們肯定會得到一筆以前都不敢想的大洋。
大家紛紛放下農活,一個個麵帶討好之色邀請王老板去自家吃晚飯,腦海裏打著自己的算盤。王老板也沒點破,到了一戶闊氣一點的人家裏吃晚飯。
其他人則到自己家的窯那裏,準備柴火新土連夜燒瓦片,明送去給王老板看看,希望被他看中……
這一夜,所有人都在忙碌著,村裏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
第二剛蒙蒙亮,很多人就挑著剛從窯裏拿出的瓦來到村頭,大家忙了一晚仍然很精神。看得出大家對於新生活的向往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