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紅葉 1(3 / 3)

沒有被超度的魂靈不得往生,隻能在世間和三途川岸孤獨地徘徊,直到三年後魂魄湮滅,化為齏粉隨風而逝。

據正是由於在秋死去的紅葉姬,血染的紅葉與魄散的七草才顯得這樣美。

黃昏逢魔時刻,提及紅葉姬的傳,仿佛連傍晚山間的空氣都忽然變得冷清起來。

這一段山路兩旁,紅葉叢和秋之七草顯得格外茂密,漲滿了水的溪流從岩石間淌過,隻能隱約看見染成暗紅色的水流。

一陣向晚的習習涼風吹過樹叢,把紅葉搖動得沙沙作響,叢生的七草隨風晃動,不少紅葉打著旋兒悠悠飄落,其間似乎夾雜著從遠方傳來的細微的鈴聲。

或許是錯覺,但在一片幽靜的山間,那似有若無的鈴聲如同細的嗚咽,又像是輕微的啜泣。

“山裏怎麼會有鈴聲呢?”

“大概是山風吹過紅葉發出的聲音吧。”他靜靜道。

“或許,是敲響無間鍾的聲音也不定。”

據,敲破了無間鍾的人,便可以得到今世與來生的幸福。

無數人滿懷期望而來,最終卻都悵然若失而歸。

以無數麵鏡子鑄成的無間之鍾,縱使已被推落遠江無間山懸崖下的萬丈深淵,卻仍然會於黃昏逢魔時刻,在深山間敲響悠長渺遠之音。

可是,在傍晚深山敲響無間鍾的人是誰呢?難道是逝去的亡魂嗎?

或許,就連亡魂也聽到了無間鍾的傳,奢望著來生的幸福,因而試著將它敲破吧。

敲破無間之鍾的人啊,真的可以得到今世與來生的幸福嗎?

她摟著丈夫的雙肩,把頭輕輕埋在他的脖頸處,幾綹發絲擦著她的臉頰。

沉默良久,她忽然輕聲道:

“為什麼,青森的傳給人的感覺都很悲傷呢?”

無論是怎樣的傳,最後的結局都從未完滿。

編織和講述這些故事的人們,既然懷著美好的心願,又為何要賦予它悲哀的尾聲呢?

聽見妻子的話,他的身影仿佛頓了頓,但是隻有一瞬間,他便繼續向山下走去,並沒有停下腳步。

這一點,她或許是永遠也無法理解的吧。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她永遠不要明白才好。

“大概是因為,這世上的痛苦和悲傷有很多,有時候不管付出了多少努力,到頭來也隻不過是一場徒勞。並不是因為做得不夠好,不夠誠心,隻是有些事情,確實是無能為力的。”

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悲歡離合,貪怒嗔癡。

這一切一切的浮世糾葛與哀愁,最終都歸於兩種根源的悲苦。

——愛別離,求不得。

深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珍視之物,苦苦求之而不可得。

其中的痛楚,任誰都難以忍受;可是滿懷的心願和情意,又有誰放得下呢?

因此,即便知道最終一切還是要離散,卻依然無法舍棄,而執意選擇敲響無間之鍾;就那樣懷抱敲破無間鍾的心願,祈求著今世與來生的幸福。

萬物往生,浮世無常。

能夠得到所謂“幸福”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一切無法實現的承諾和悲願,想見的人和想要遵守的誓言,都寄托在那些古老的傳中,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地延續下去。

無論櫻花還是紅葉,盡管都那是留戀世間的亡魂的哀思與執念,實際上卻是活著的人自己無法忍受生離死別、從此兩不相見的哀痛啊。

人生,大概確實是苦的吧。

“正因為無法避免,如果沒有這些傳的話,總有一會被心中的悲傷和痛苦擊潰壓垮。可是……”

他更緊地、更穩地托住妻子的身體,側過臉來,向她露出了溫柔的微笑:

“也正因如此,才想好好地珍惜今世的緣分和幸福啊。”

情意,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呢?

或許像三途川的河水與彼岸花,是可以令人忘懷世間其餘一切,乃至今世與來生的事物吧。

離散的悲苦,浮世的無常,生死的悲哀,往生的淒然。

情意愈是深重,一切走到盡頭時也就愈是哀痛。

可是啊……來生的虛妄與永恒的空幻,難道會比人世的浮沉要來得幸福嗎?

比起奢望著那份不可得的虛幻,想要的隻不過是緊緊握住眼前的一切。

敲響了無間之鍾換來今世的這份情意,此生還有什麼不夠滿足?

她低下頭,將臉頰緊緊貼在丈夫堅實的背上,同時更加摟緊了他的肩膀。

透過深青色和服傳來的暖意和熟悉的味道,溫柔地、有力地擁抱著她的身體。

紅葉一般覆蓋著山巒的滿夕照下,兩個身影正朝山下漸行漸遠而去。

七草叢生,紅葉漸染,漲滿了水的奧入瀨川向遠方奔流不息,流過此岸與彼岸,今世與來生。

映襯著白神山地飄然落下的紛紛紅葉,那一同融入了落日餘暉的背影逐漸隱去,仿佛永遠也不會分離,就這樣靜靜走過了浮世悲歡,以及一生情意。

秋·紅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