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節(1 / 1)

那幾,我利用工作之便下車間走科室向我們單位的同事打聽哪裏房租便宜,離我們單位還很近。他們的回答無非是兩個答案,一是胡家;二是五裏堡。但前者很快被我否定了,因為我聽總裝車間的大胡子王師傅胡家那裏緊靠京哈鐵路線,那喘著粗氣像老牛一樣的火車日夜不停地跑來跑去,尤其在晚上會讓那咣當咣當的聲音攪得人心神不寧無法入睡。我們質管部胖胖的韓部長也建議我們不要去胡家,他家住的地方——五裏堡不但僻靜房租還便宜,離我們單位也很近。聽了他的話後,我和妻子決定周六休息時去五裏堡那裏看看。

盼望著盼望著,周六終於到了,我們吃完早飯後騎著自行車去了五裏堡。大約十分鍾後,我們來到了五裏堡。我們看到那時方圓一公裏多的五裏堡,從東到西,從南往北,高一點的建築隻有三三兩兩的像山一樣極不協調地矗立著的十幾棟紅色或灰色的工廠家屬樓。在那晴一身灰雨一身泥坑坑窪窪的馬路旁邊卻都橫七豎八地擠滿了低矮破舊且簡陋的紅瓦灰牆或者灰瓦紅牆的平房。在單位時我聽電工車間的楊師傅五裏堡那裏的房子有相當一部分是偽滿時期蓋的,是勞工住的地方,至少得有七八十年的曆史。現在這裏的本地居民並不多,大部分租房戶都是外地來的農民工,他們選擇這裏,是奔著這裏廉價的房租來的。

看著這些曆史悠久破爛不堪的平房,妻子對我半是無奈,半是嘲弄地,“這就是人們常的棚戶區吧,有的房子還不如咱們老家農村的下屋(倉庫),簡直就像農村的牛馬圈…”我隻好安慰她,“哥們麵對現實吧,這房子的確是很簡陋,但咱們隻是暫時住幾。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窮富不紮根,從今開始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將來我們一定能住上高樓大廈的…”聽了我的話,妻子沒在什麼,隻是看著我輕輕地點點頭,似乎默許了我的觀點。

我們推著自行車踩著散發著臭氣、汙水橫流的胡同巷道穿街走巷一邊走一邊打聽,逢人就問生怕漏掉我們想要租的房子,以最大的耐心仔細地尋找著我們的目標。我們看過的地房有的獨門獨院有上下水條件很好,但房租跟一室樓房價格差不多,我們根本承受不了。還有的地房室內光線暗,麵積,低矮潮濕,又沒有上下水,條件十分簡陋,白了就是房東蓋的簡易棚子,誰租了誰會後悔的。

傑按照她的標準以挑剔的眼光選擇我們想要租住的房子,在這個過程中我隻好聽她的,她住什麼樣的房子,我就跟她住什麼樣的房子。但我們折騰了一上午差不多走遍了大半個五裏堡,也沒找到我們想要租的比較理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