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喜得八卦掌(2 / 2)

八卦掌的動作要求順頸提頂,鬆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滾鑽爭裹,奇正相生,走轉擰翻,身隨步走,掌隨身變,行走如龍,回轉若猴,換勢似鷹,威猛如虎”;以曲刹直,以動擾靜,以靜刹動為修煉原則。

八卦掌分為“定架子”﹑“活架子”﹑“變架子”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礎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規規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勢正確﹐樁步牢固﹐行步平穩﹔切實做到“入門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閭上提﹑穀道內提)﹑頂(頭上頂﹑舌上頂﹑手前頂)﹑裹(裹臂)﹑鬆(鬆肩﹑沉氣)﹑垂(垂肘)﹑縮(胯根﹑肩窩內縮)﹑起鑽落翻(臂內外旋)等要領﹔切忌挺胸提腹﹑努氣﹑拙力(稱為大病)﹐“活架子”主要練習動作協調配合﹐使基本要領在走轉變換中運用嫻熟。“變架子”要求內外統一﹐意領身隨﹐變換自如﹐隨意穿插﹐不受拳套節序限製﹐做到輕如鴻毛﹐變如閃電﹐穩如磐石。

他打開電腦搜索有關八卦掌的視屏,經過仔細觀察,略有不同,不過這也難怪。八卦掌經過近00年的發展與多代拳師的演練,一步步的把八卦掌推演的更加完善。

八卦掌是八母掌﹐也稱老八掌﹐即單換掌﹑雙換掌﹑順勢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各地流傳內容不完全相同﹐有以獅﹑鹿﹑蛇﹑鷂﹑龍﹑熊﹑鳳﹑猴八形代表的﹐也有用雙撞掌﹑搖身掌﹑穿掌﹑挑掌等作為基本八掌的內容。其中每一掌都可以衍化出很多掌法﹐素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

八卦掌有單練﹑對練和散打等形式。根據老拳譜記載﹐八卦掌拳係尚有十八趟羅漢手﹑七十二暗腳﹑七十二截腿﹐但很少傳世﹐八卦係統所有器械﹐有刀﹑槍﹑劍﹑戟等﹐練法仍體現隨走隨變﹑械隨身走﹑身隨步換﹑勢勢相連的特點﹐另外﹐還有鴛鴦鉞﹑雞爪銳﹑風火輪﹑判官筆等短的雙器械﹐這在其他拳種中較為少見。八卦掌有利於訓練人的柔韌﹑速度﹑耐力﹐對下肢力量的培養尤為突出。

傳統八卦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並不固定,習練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蓋、劈、撞、搬、截、拿等。八卦掌的運動特點是:一走、二視、三坐、四翻。這些特點為發展身手的捷徑、靈活,特別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鍛煉條件。八卦掌以“行樁”、“蹚泥步”內功功法為入門基礎,以擰翻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以掌法的變化為主要技擊手段。內外兼修,強調身心合練,身捷步靈如龍遊空,擰翻走轉掌法幻變無窮。出手成招,剛柔相濟,踢打摔拿溶為一體。擰裹鑽翻,避正打斜,圍圓打點,循循相生無有窮盡。

王越彬知道自己的爺爺雖然是個老教師,老教授,但也是一名內家拳的行家裏手。他決定前去問問爺爺這遊身八卦掌秘籍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