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獲取文氣的方法(1 / 2)

王越彬從上學起一直生活在城市裏,在農村老家的日子也隻有時候那幾年了。想不到若幹年後自己會以另外一種獨特的方式回到農村,真是意難測啊。

雖然今頂著烈日幹了一下午的活,心情卻格外放鬆。

王越彬此時趁著空閑的時間開始與倉頡用意識交流,“倉頡先生,不知我那位太爺對那8字解釋可對?”

“差不多吧,其實就是炎黃兩個部落在赤水結盟,準備攻打蚩尤的一份徼文罷了。”

“原來如此,不知倉頡先生可有法子讓我回到016年?”

“怎麼,你還想回去?要知道憑你的聰明才智足以在這和年代生活的很好。回到016年的話你也隻是億萬大眾中的平凡一員,並沒有什麼必須需要你去做,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何必回去呢?”

“或許吧,但是我還要回去!因為我爺爺奶奶剛剛白發人送黑發人,如果我再無故消失,兩位老人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的。或許這裏的生活會讓我混的很好,但我更希望守在兩位老人身邊。”

倉頡聽後片刻沒有回話,就在王越彬有些不耐煩的時候。他道:“不錯,不錯,麵對如此誘惑,竟能還想著家中的兩位長輩,是個可塑之才。”

“先生,我已經失去了父母,不想再失去爺爺奶奶了,求先生告訴我回去之法。”

“你爺爺不在這裏嗎?甚至你太爺也在你啊。”

“不一樣的!”

“好吧,正好我近些年來通過研究地球文明,做了一件玩意,或許可以送你回去。”

“什麼東西?”

“就是你得到的那個葫蘆!”

“這葫蘆有何妙用?如何送我回到016?”

“文氣!大量的文氣!”

“何為文氣?”

“文氣即道家的通過修身養性而獲得的一種能量,儒家通過讀書而獲得的浩然正氣!“

“在’鬼嘲夫子‘一文中講到:在一破房子前。鬼:“這是文人的家。”老學究你怎麼知道?鬼:“一般人在白都忙於生計,以致掩沒了本來性靈。隻有到了睡著時,什麼也不想,性靈才清朗明沏,所讀過的書,字字都在心中射出光芒,透過人的全身竅孔照射出來。那樣子縹縹緲緲,色彩繽紛,燦爛如錦鏽。學問像鄭玄、孔安國,文章像屈原、宋玉、班超、司馬遷的人,所發出的光芒直衝雲霄,與星星、月亮爭輝;不如他們的,光芒有幾丈高,或者幾尺高,依次遞減。最次的人也有一點微弱的光,像一盞油燈,能照見門窗。這種光芒人看不到,隻有鬼能看見。這間破屋上,光芒高達七八尺,因此知道是文人的家。”

“先生,那我該如何獲得文氣?”

“你要知道自上古以來由於種種原因,許多文籍丟失,導致文化斷層。而你則是需要通過這葫蘆穿越曆朝曆代去往各大文豪身邊,吸取他們的文氣和獲取現在丟失的古籍。”

“先生,這個任務也太繁瑣了吧,中華上下文化何止5000餘年,那我需要找到啥時候啊。”

“哈哈,等你真正掌握了這個葫蘆的秘密你就不會這麼想了。”

“先生剛才每個文人的文氣大不一,那麼獲取的文氣也是有多少之分的了?”

“這時自然。一個名揚下的大文豪自然比一個隻會讀死書的窮酸秀才的文氣高了,那當是壤之別啊。”

“果然如此啊,那我如何在這個年代獲取文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