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開業大典(1 / 3)

多年後,當沈俊發終於能放下為之一生奮鬥不息的事業時,不禁為自己在創業之初所迸發激情和勇氣感慨萬千。那年秋天,為了及時拿到開采證,他已顧不上擔憂整個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在各級部門之間往返奔波。因為大哥沈秉昌在縣政府任職的緣故,他人生第一次如此深刻體會到“有人好辦事”的道理,從此被他定位一條真理,即便上帝為他的事業關上了大門,他也能憑此為自己的事業打通一扇窗戶。

“現在還不是開采最好的時機,一旦企業運轉起來就需要源源不斷的往裏麵投資金。”起初,沈秉昌並不讚同沈俊發急功近利的做法,畢竟他清楚家裏的開支經常捉襟見肘。他勸解道。“政府雖然響應經濟改革鼓勵私人開辦企業,但是目前的煤炭市場並不讓人樂觀。”

“資源就是沉睡在地下的財富!”沈俊發急眼了,反駁道。“等世人都知道它的價值,那時候都不知道花落誰家?搞不好連口湯都喝不上。我就是拉屎也要占一個坑,將來誰也搶不走。”

沈秉昌一向都佩服這個弟弟的事業心,更何況他能有今時今日,沈俊發功不可沒。

想當年,他們兄弟百裏求學以便將來出人頭地時,最艱苦的時候一頓飯就分吃一個饅頭;在他即將學業有成之時,他們那不知疲倦、勞碌一生的母親為了能多收幾斤糧食,終因勞累過度而臥床不起,他還沒來得及將他那滿腔如滔滔江水的孝心化為現實,母親便永遠的闔上她那疲倦的眼睛,這成了他心裏永遠的殤。

而在他們兄弟倆都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沈老爺子表麵喜上眉梢但苦膽都愁出來了。心性豁達的沈俊發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摸黑將通知書付之一炬,還因此挨了老頭子一頓棒槌。頭腦靈活、心胸豁達的沈俊發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先是接起老頭子的教棒成了村裏的老師,後來正好趕上興修水庫的天賜良機,他用自己的學識在工程上某得幾份好差事,這才振興了陷入低穀的家庭,讓這個困難重重的家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沈秉昌和妹妹沈玉琴能順利的完成學業,沈俊發功如再造。沈秉昌每每想起沈俊發躲在背地裏偷偷地自學未竟的課程時,他就眼角發酸、暗自流淚。

思前想後,沈秉昌實在找不出任何理由來拒絕弟弟的理想,況且這是一個他認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展現廣闊前景的事業。既然反對無效,那就堅定地站在一起:

“既然你吃了秤砣鐵了心,我就全力的支持你。你隻管放開拳腳的施展,我就是你最堅實的後盾。”他欣慰地拍了拍沈俊發的肩膀,堅定地說道:“我們兄弟同進退。”

同時進行的還有人員培訓安排,在這方麵,沈秉昌提供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將“八大金剛”全部都派往縣裏的大礦學習礦務知識。沈俊發根據文化深淺、性格學識給每個人都定好了學習發展方向,然而還是有人因所學職業不是心中所屬而心懷不滿,當麵鬥膽量耍嘴皮。

“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沈俊發發話了。他環視一周,從每個人的眼睛一一掃過,直到眾人安靜下來,才以十分嚴肅的口氣說道,“不論在什麼崗位上,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我不可能讓你們稀裏糊塗的回老家拿著鄉親們的性命開玩笑。所以,什麼時候功德圓滿、取得真經,你們什麼時候再回去!”

沒有人懷疑沈俊發是在編織一隻嚇唬人的老虎,因為隻要他們展開幻想,就能預見他們的父母、妻兒在失去摯親時是怎樣一副令人毛骨悚然的光景。隨著他們對這個行業深入了解,就越覺得這是一個將生命抵押給地球的危險行業,故而更加細心賣力的學習。當然,他們也取得了令自己都感到驕傲的成績,在新年到來之前能與家人團聚便是最好的見證,那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學習能畢業。

為了表達對沈老爺子當年教書識字的栽培之恩,大年初二,“八大金剛”經過早前磋商,提上精心準備的煙酒茶水齊聚沈家。遙想當年,沈老爺子可是他們這個文盲村裏唯一的教書先生,以棍棒教學折服他們那一代人而著稱。因老頭子以“不為三鬥米而折腰”的氣魄錘煉他們的骨氣,卻以穀米雜糧作為他們的學費,所以他們私下裏稱呼他為“三鬥米先生”。雖然“三鬥米先生”那手握戒尺的形象在他們兒時的惡夢裏就居住下來,如今還被他們烙印進自家的孩子的記憶中,用以嚇唬他們的貪玩不學。但此時,“書到用時方恨少”的他們才深深體會到老頭子當年的偉大。

“謝天謝地!虧得當初跟沈老師多學了幾個字,果然就派上用場了。”高子牙笑道,心裏暗自慶幸。實際上,高子牙在沈老爺子的弟子中也是出類拔萃之人,常得沈老爺子賞識,誇其“心思剔透”,若在古代有軍師遺風。

“早知道能派上用場,當初打死也要多學幾天了。好多字我都不認識,它們卻都認識我。”秦百升唉聲歎氣,開始懷念沈老爺子用竹條抽打他的日子,因為他從“三鬥米先生”那兒繼承的衣缽最少,所以隻能學習靠力氣說話的人工開采技巧,而與他朝思暮想的安全員擦肩而過。

他是秦屠夫的長子,本著子承父業的傳統和思想,兒時就夢想著快些長大殺遍村裏的雞豬牛羊,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為此,他還把鄰居家放養的公雞擒來悄悄地練習刀法,然而職業敏感的秦屠夫提前發現他的暴戾之氣。秦屠夫打心眼瞧不上沈老爺子的學識,有人提起學堂他就對沈老爺子嗤之以鼻,還諷刺老頭子的文化隻能幫忙“耕田種地”。但是那次,他卻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顱情真意切的請教沈老頭,懇求老爺子把令人擔憂的長子收編入學堂,用文化知識照亮將要誤入歧途的秦百升。他向老頭子表達了自己的惴惴不安,擔心秦百升為了學習刀法而練就“神偷”的本領,把村子的牛羊都偷個遍。離開學堂之時,秦屠夫揮舞著他沙包大的拳頭威脅秦百升“你要是敢做賊,老子會把你當牲口宰了。”於是,秦百升堂堂正正與學堂打上了交道。固然結交了一群同齡的文化分子,但他還是念念不忘師學父親,一門心思都在酒肉上,吃出如今這副魁梧剽悍、孔武有力的身板。

“簡直是天理循環,到了你這個年紀也會有報應不爽的時候。”比他小上幾歲的弟弟秦百召,幸災樂禍的哈哈大笑。雖然他也遺傳了屠夫世家強壯的基因生得虎背熊腰,但是他的反抗已經習慣在秦百升那比他大了整整一圈的身板前化為深深地敬畏。從上學時他就隻能縮頭縮腦、乖乖的坐在大哥身邊大氣都不敢出,還如影隨形的伴隨一生,此時他還不趁人多仗著眾人的麵子向大哥討點利息回來。

“你那點小身板還不夠看。”秦百升圓目斜瞅著秦百召,蔑視道。他最不滿意弟弟偷偷摸摸、背後捅刀子的行徑,他認為這種行為有失風度、沒有大丈夫氣概,即便他的拳頭也沒能糾正弟弟的這種惡習。他接著吼道:“你要是再不閉嘴,我會讓你知道小鍋餌子是鐵做的。”

“踩著老虎尾巴了。”秦百召對他刮風就下雨的脾氣深有研究,知道這是他掄起暴力拳頭之前最後的警鍾,所以,話一說完他就嚇得趕緊往沈俊發身邊挪,在沈俊發身後那種莫名的安全感連他自己也感到驚訝和苦惱。

果不其然,秦百升虎目豹眼,掄著砂鍋大的拳頭就立了起來。幸好那小子反應及時躲到沈俊發身後,要不他可不會輕易的收起出竅的劍。大夥一看兄弟倆這副架勢,又揶揄歡笑了一陣。

“我說秦金剛,你是不是還對沈老伯抽你的事耿耿於懷?你應該感謝沈老伯多賞了你幾巴掌,你才會寫自己的名字。”龍兆雲得意的調侃道。他思維靈活、學習能力強,沈老頭子常如此讚歎他的小聰明——“隻見三國山,便識三國水。”

“如果不是沈先生,發哥寫個鬥大的字,龍哥你也不見得會認識。”秦百召反駁道,畢竟這可是他向大哥贖罪示好、爭取寬大處理的最好時機。

“打虎親兄弟。你小子的舌頭抹豬油了!”高子牙一把箍住秦百召的脖頸,笑道。

今日的沈老爺子難得春風滿麵,與三個弟子單獨坐在一角嘮家常,一邊回想他們兒時的模樣,那真是朝氣蓬勃得一塌糊塗。他最喜愛與羅懷安這個弟子交談,沉著安靜、言語不多,但滿腦子都是思想道理,不禁為這個孩子身在農家浪費了天賦而暗歎可惜;石匠之子陳定山則剛好相反,口若懸河、話落天空,但此時卻像乖寶寶坐在他麵前、隻敢聆聽不敢發言,他認為這是一種大場麵前的性格缺失;而木匠之子李成順,還殘留著孩童時代靦腆的神情,心思就像他手下的木藝一樣細膩,然而過於沉穩、缺乏冒險精神。在他引以為傲的眾多弟子中,他最佩服的弟子當屬秦百升,所以問道:

“百升!給你師傅拜過年沒?”

想當年,眾人都在沈老爺子的戒尺和竹條下發抖懺悔,以淚洗麵,唯有秦百升從未被真正征服過。即便沈老爺子的教鞭也沒能讓秦百升屈服流淚,反而激起他驕傲的情緒,大言不慚的宣稱“皮肉之苦能奈我何?”。

沈老爺子實在對他皮糙肉厚的意誌無從下手,最終隻好托付因傷退下來的侄兒沈中才教他一些拳腿功夫,希望他的一身力氣能在將來派上用場。直到這時,秦百升才算找到了人生的樂趣,還因此獲得了“秦金剛”這個威震全村的赫赫威名,在幾年後,還會傳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連混跡江湖的人物也退避三舍、繞道而行。

而當時秦屠夫恨鐵不成鋼的巴掌也隻是讓他在門外跪了一天一夜,然後老屠夫自己反倒被兒子荒唐的學武之夢折服了,當庭宣布:“隻要你不為非作歹,做一個正直的人我就心滿意足了。”他還鼓勵秦百升做一張超大木筏順流而下直接打到鬼子的老巢去,堅決支持他穿越一個世紀,按照自己的意願、靠自己的武力把八國聯軍從這個國家重新趕出去一次。如果說這世上誰人能安撫秦百升的暴躁,除了沈俊發那張溫和清秀的麵孔之外,當屬他的瘸腿師傅沈中才。

“還勞他記著我,已經去過了。”沈中才就住在隔壁,所以聞聲就過來了,也順便問問他們的工作籌備情況。

秦百升平日裏連見了閻王也敢瞪眼,但卻是個尊師重道的好孩子,這一點連沈老頭子也歎服。隻見他起身就把凳子恭恭敬敬放到沈中才屁股下,和顏悅色的告訴他:一切都在沈俊發的掌握之中。

籌備工作在沈俊發的掌握中有條不紊的緊張進行著,韓梅又一次見證了沈俊發身上的神奇魔力。他在村民大會上沒有給大家空洞的展現未來的廣闊前景,他僅有的底氣隻是:十年如一日積累的誠信和水利工程時期樹立的可靠能幹形象。他飽含深情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