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令人感到沉痛的失落,它可能帶著公眾的批判與指責,隻針對個人犯下的過失或存在的不足。你可能經不起這一切的發生,一顆心像碎了一地的玻璃。沒人管你究竟是開心的還是傷悲的,是努力的還是舍不得的。

有人管它叫淘汰,而我喜歡稱它為。

是感情中的,還是一場遊戲裏的,也無疑是失敗和排擠後最亮的紅牌。

年少時,自尊心是脆弱的。

記得高中的時候,一群人在踢足球。想入圍的自己一腳把球踢到了牆外,球員們怨聲載道,不讓踢了。那樣的場景很尷尬,也有些讓人感到失落。沒錯,年少時的歡快,總是達不到他人認可的目的。

上了大學,代表藝術係(本人屬工科生)踢比賽。不夠鎮靜地自己,罰球時把球踢進了自己門裏,場下頓時有人笑了,有人驚呆了,也有人罵了。我沒有盡快被隊友們排擠,終究因為前鋒沒有候補,我還是堅持到極度疲憊(當時附有腰傷),也沒有退場。

一時的自責難以啟齒,在踢進那一球時,我便對自己下了令。所以接下來的比賽雖在進行,不過是情緒影響下的衝動。親近人的指責與痛罵反倒都能接受,總是陌生人的一針見血讓自己束手無策的酸心起來。他人不會常影響到自己,基於事實行為敗筆下的愧疚,才應當是自己失落的重點。

後來,很少上球場踢球。如果喜歡變味到不喜歡,可以因為曾經的不夠自信。我也情願理解如此變味,反正心情興奮不起來,也就算成了一項不成趣的運動。

長這麼大,感情的風波不少有。難料,因為過度自信。有意,因為過度不自信。沒有不喜歡能夠早早放手,有過喜歡也能夠最終放手。隻是感覺太上心,習慣下的審美總有些虛擬,太美就太美,太醜就太醜。

第一次分手,因為對方不足夠喜歡自己。想到努力可以改變現狀,所以年少時豪情壯誌(花言巧語)不少會。後來肯承認了自己的幼稚可笑,無怨無悔地出了局。

後容易感受到長大,因為覺得受了傷害。幻想好過,是美麗的故事帶來的;幻想傷痛過,是悲傷的故事帶來的;幻想不卑不亢過,是勵誌的他們帶來的。

後的感情,後來也能成為自己好奇的怪病。痛不痛,是酸不酸,有苦不苦。

老少()就談起了感情的境界出來,可少()又哪能理解如此境地。不過是效仿出來的似水流年。

不論對方曾經過哪些讓人掉眼淚的話,都沒有力氣再去想起。也許,已不懂的埋怨,懷念時也已經學會了祝福。故事的標準要由自己來決定,提筆忘不了字忘的卻是感情,想不出感情的模樣,仿佛未曾經曆一般。不敢去決定真正的愛與恨,傷痛或者甜蜜。

想太多太少,原來都因會想。所以後來還是覺得最幻想的最不幻想的就是最愛的與最恨的。

我尋找過故事,也希望過能多享受幾次的感受作為成長的代價。可惜愛情不能從一個人身上反複重演,我所要的代價隻能回味著。一方隱瞞對方享受感情生活帶來的氣怪,一方經營著,也感受著未來生活的挑戰與苦味。像是,最好的成長。

如果有一一個聲音如此嚴肅,像是一個人或是他們全部的恨意在裏麵:“你走開,不需要你。”我還是會沮喪或是掉眼淚,這不是我能堅強的部分。因為,我所有的努力都隻是為了更接近你或你們。

沉默吧!可能你還不夠努力。

爆發吧!可能你還不夠自信。

你不是搗蛋鬼,你也希望從陌生走至成熟。

你不是薄情郎,你也希望從過去走至現在。

後來終究不同與過去的自己,過去真的也無法滿足於他人。

走不進你的五裏方圓,卻圍著它一直在轉。

我決定了,你可否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