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寶劍值千金(1 / 3)

給十個小孩研創不同的法門。

這對徐亦山來說,其實就相當於收十個小孩為弟子,然後教他們修行。

要求麼,隻有一個,那就是這十個小孩要通過十個不一樣的法門來修行。

有難度嗎?

當然有!

這事如果換一個人來辦,比如說許同輝,那就算把他整個身體都熬成渣,也熬不出十種法門來。

而哪怕換成四海門門主等人,也同樣辦不到。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從“一”開始,一個一個地數,數到“十”,似乎不是很多,但當這個數量和後麵的“法門”掛勾的時候,似乎不是很多的“十”,就變得相當龐大且恐怖起來。

因為一個法門就足以支撐起一個家族!

哪怕新近被擢升為所謂五品世家的莊家,所擁有的也不過就是一種法門而已。

翻遍祖祠也再翻不出第二種了!

四海門這樣的宗門情況應該會好一點,因為畢竟是世家集合,但事實上這種集合的程度也是很有限的,那就是勢力集合,但功法不集合。

而其實就算功法集合,多半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一是重合度較高。

二是層次太低。

而對徐亦山來說,這事有很大難度,卻並非不可完成。

坐鎮安南百年,郡守府零零碎碎是收集了不少法門的,雖然大都是一些零星片斷,但片斷也有價值,特別是對徐亦山這種層次的人來說。

這是他的資源之一。

資源之二是他的家族以及師承出身,而資源之三麼,就是現在距離天階隻差一步的高度了。

把這三者揉合到一起,再拉著許同輝做壯丁,徐亦山就這樣地開啟了功法“研製”工作。

說難當然難,而且是平生頭一遭。

說易,其實也容易,因為這就是身為修者最大的看家本領,行坐住臥,吃喝呼吸,全都圍繞著這些。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徐亦山還是磕磕絆絆,但沒多久,就開始得心應手起來。

他一身所有的修行資源,都以此為目標聚集,然後分解、然後再重新集合。

才研製到第三種法門,徐亦山感覺自己就明白了,師尊兼聖尊,為什麼會對他提出這樣的一種“交換條件”。

之前,他自覺對修行的各種領悟已經是很深很深了,不止深刻,而且精細,簡直都有點到了一絲一毫都無需更改的地步,但現在一分解聚合,並且才隻是涉及低階的部分,就讓他又生出了無限多的領悟出來。

以前簡直了!

徐亦山簡直都有點為之前的認識羞愧死。

不知道師尊是不是就看到了這一點呢?

而在這個過程中,徐亦山也發現了自家師弟許同輝的一個特點,那就是見識少,但體會深。

見識少,很多東西都不知道。

但那些知道的東西,往往三兩句話一說,就讓徐亦山立即刮目相看,甚至時不時地心中有所震動。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徐亦山也明顯感覺到,許同輝對他也是越來越有點……

嗬嗬。

好師弟,好生看著,好生學著吧,師兄比你多過的這一百多年,也不是白吃飯的。

以前是傳承比不過你,現在麼,咱們師兄弟兩人站在一條線上了,我倒要看看你以後拿什麼,來追趕我這個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