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書友們除夕愉快、春節愉快、新的一年愉快!
==
誠然,兩位老人,不論是從醫的章老先生,還是從武的陳老先生,他們在各自的體係上對人體的了解,都遠不是“一清二白”的沈欣可比。
他們在非醫非武體係上,廣博涉獵的知識,同樣不是沈欣可比。
他們一個開了頂竅,一個開了頂竅加雙手心竅。這一點上,更不是沈欣可比。
……
但是。
世事就怕但是。
但是在最核心的人體健康運行方麵,他們終究是遜了一籌。
此時此刻,話本小說《西遊記》第二回中的內容,就這麼浮現在許廣陵的識域中。
這一回的標題,叫做“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而核心,就是這個“斷魔歸本”,再核心,就隻剩下一個“歸本”。
菩提問悟空,你想學什麼本事?
悟空說,但憑尊師教誨。
菩提便如擺攤的小販不老販一般,一樣一樣地開始擺貨。
我知三百六十旁門,旁門亦可得正果。其中一個“術”門,能趨吉避凶,你學麼?
悟空回應。
很精簡的幾個字。
“似這般可得長生麼?”
不能。
接下來菩提一一列舉,而悟空始終隻有此一問,“能長生麼?”
不能。
不能。
不能!
滾!
悟空就滾了。
滾了再歸來,就成了菩提的入室弟子,得以真傳。
菩提門前弟子不知凡幾,得到真傳的,也就這麼一個。
王陽明說:
“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卻是有根本的學問。日長進一日,愈久愈覺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尋討,卻是無根本的學問。”
“方其壯時,雖暫能外麵修飾,不見有過,老則精神衰邁,終須放倒。”
“譬如無根之樹,移栽水邊,雖暫時鮮好,終久要憔悴。”
孔夫子說: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凡稱賢稱聖之輩,皆識一字,“本”,亦皆知一行為為一切行為之首,“務本”。
不識本末、本末倒置者,不足以道。
章老先生的醫,陳老先生的武,若就人體這個體係而言,終究是近本而非本,也便是王陽明所說的,移栽水邊的無根之樹。
在還未接觸法訣的時候,沈欣便已經越過了三階九級的第一級,來到了第二級的天地。
她是幸運的。
甚至可以說是天大的幸運。
但這也不隻是她的幸運。
是天地間所有修者的幸運。
天地待眾生,何其之薄也,又何其之厚也!
識其薄,知天地無情。
識其厚,知天地雖無情卻有道。
知“道”與罔“道”,循“道”與悖“道”,得“道”與失“道”,於生靈而言,這也便是進與退、生與死的界限。
……
無盡的思緒浮現在許廣陵的識域中。
所有閱過的典籍,所有經曆的人、事和物,和當下情景有關的,都在這片刻間,在他的識域中浮現生滅。
這也是他現在這個階段的修行。
每天以日月星光,行繼藥浴之後的第二種浴,是當下修行的主體,而主體之外,便是“識”的擴展了。
而在這個方麵,不論是圖書館的圖書,還是通過鑒天鏡的“鑒世”,又或像現在這般,隨手地在沈欣身上做一個小小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