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國內各大中城市的市區汙染越來越重,呼吸道係統的疾病也逐漸侵襲著幾乎所有的民眾,從最輕的感冒,到最重的肺癌,這一係列疾病,患病率都是越來越高。
所以許廣陵幾乎沒多考慮,就把目光放在了這個上麵。
由病而藥。
病的範圍鎖定了,那麼藥呢?
這個藥要符合兩點,第一點,它應該是針對呼吸道係統的,嗯,這是廢話,第二點,這個藥要很常見,或者說很易栽培。
隻有常見,才能大量提供;隻有常見,才有被推廣的價值。
綜合這兩點,蒲公英,便進入了許廣陵的視野。
所以第一步,許廣陵在山腳,在山的東西南北四麵,都種植了蒲公英,考察其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下,如背陰背陽等,藥性的差別。
第二步,許廣陵開始針對蒲公英,做著研究。
對蒲公英的藥性,許廣陵已經很清楚了,在長白山時,這是他重點觀察和研究的藥草之一,而現在他要做的,隻是各種針對性的分離和提取而已。
對普通的醫藥研究者來說,這很難。
是的,很難。
因為全程都是“盲人摸象”。
而對許廣陵來說,不需要什麼液相、氣相色譜儀,也不需要什麼分光光度計,他自己,就是一台綜合性的觀測和分析儀器,而且還是超優秀的那種。
所以山腳在建的藥物實驗室,在章老先生的講解和羅列之後,許廣陵大刪減之後,隻把一份寥寥的名單給了大佬。
觀測類儀器,隻有一種,或者也可以說是多種。
顯微鏡,不同倍數的放大顯微鏡,從最低的一百倍,到五百倍、一千倍、兩千倍、三千倍。
然後就是常用的提取分離類儀器了,什麼旋轉蒸發儀、真空冷凍箱之類的,此外,就是些常用提取劑了,蒸餾水啊乙醇啊等等。
都是常用的。
所以,隻是實驗室的建築花了快一周的時間,而後通風風幹等又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時間,而在此之後,隻是一天的時間,各種器材物品等,便全數到位。
章老先生在實驗室陪了許廣陵大半天的時間,教他各種儀器的使用等。
而上手之後,許廣陵第一時間,開啟了對蒲公英的各種操作實驗。
通過神農訣,通過素女同心訣,通過大宗師層次的身體感知,許廣陵已經對蒲公英的方方麵麵有了極深入的了解,而這時,他所做的,不過就是在全麵了解的基礎上,分離它的各個單元而已。
難度?
不存在的,0%。
一天的時間,用來做分離實驗;三天的時間,用來做配比實驗,在單純的蒲公英各成分之間,以及蒲公英和其它幾味藥草之間。
一周後,許廣陵拿出了四種藥劑。
蒲公英一號藥劑,針對感冒。
蒲公英二號藥劑,針對慢性鼻炎和咽喉炎。
蒲公英三號藥劑,針對慢性氣管和支氣管炎。
蒲公英四號藥劑,針對整個呼吸道、肺部係統的調理,這號藥劑又分為兩種,一輕一重,輕用於常規護理,重用於疾病的輔助治療。
四種藥劑,交給大佬後,由大佬那邊,進入了常規的藥性、毒性測定等,以及,臨床實驗。
全部後續,都是走的高速通道。
不是說哪個流程沒走,而是所有的冗餘環節,都被節省了。
在一路綠燈的無障礙和一路紅燈的高效之下,伊藤真桐和鄭琴她們的化妝養護品還在研究之中時,蒲公英的四種藥劑,就已經推向了市場。
==
感謝“小子真牛”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雲雨雪”的月票捧場。
https://www.biqiuge8.com/book/6093/23454511.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