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再邁過千山萬水之後,他能初步地接觸和了解,什麼叫“仙”,嗯,真正意義上的。
說這條路太漫長太遙遠,說這條路太艱難,有錯嗎?
真這麼難?
是的。
隻會比說的、想象的,更艱難,而且是艱難很多很多。
了解這一點,就知道許廣陵對鄭琴“學修仙”的這個想法,為什麼那麼審慎了。
許廣陵當初的際遇,真要說起來,和大傻及佳公子也是有著相當關係的,也不說什麼太深太淺,至少,這是一重相當的“緣”。
但對這兩人,許廣陵同樣沒有半語涉及修仙什麼的之事。
為什麼?
一樣的原因。
有他在,就足以讓他們健康長壽了,不論他們如何折騰,他隻要一年為兩人動手調理一次,那就一切ok,保證他們什麼時候都活蹦亂跳的。
而至於在養生的基礎上再上,那就隻有一句話,此道不通。
“噫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這是李太白詠古蜀道的詩,這也是章老先生偶爾會掛在嘴邊的話。但用這句話來形容大宗師之路,那還是形容得太簡單了。
或許,待真正地成就完全體的大宗師之後,許廣陵會對此道有更深的了解吧,屆時,他或許會觸及關於生命的一些更深入更本質的東西,從而能夠一定程度上地“回天轉地”。
就如以前的回天針,以及現在的改造環境一樣。
但這也隻是可能。
真有那麼一天,許廣陵會重新考慮關於鄭琴“修仙”之事的,而當下麼,就隻是讓她練習一些小法門,“止於養生”得了。
一個自己都正在渡河的人,甚至才剛剛上路,又談何引渡別人?
妄作引渡,與戕人性命,性質無二。
至於兩位老人,那是他們已經在河中了,更重要的是兩人年歲已高,在時間上,容不得許廣陵袖手。
其實真要說起來,伊藤真桐和伊藤真梨兩人,她們在這一道上,比鄭琴更有優勢,而且這個優勢會很大。畢竟,天生的頂竅大開。
弄不好她們比兩位老人的優勢都大。雖然,這個優勢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會逆轉為劣勢。
但許廣陵和她們的緣份,顯然遠沒有到那個程度。
所以對於兩女,他隻是欣賞,然後感慨世間之造化。
想著這些的時候,許廣陵同樣想到了當日在昆侖山所見的那女子。
沒辦法,無法不想到。
當時匆匆一瞥,情況不適合,許廣陵並未駐留,更未通過天眼什麼的觀照對方的情況,別說對於一個“同道者”,就是對於普通人,非必要的情況下,他都不會這麼做。
但就那一瞥,許廣陵同樣看到了不少的東西。
她的具體層次?
她的晉升路線?
這都是許廣陵感興趣的。
若再相遇,許廣陵定會主動招呼一聲:“姑娘,我們有緣,坐下談談?”
不談情,不說愛。
談這天地,談這大道,談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然後各自分散,你在山海間繼續曆練,我在天地間一以貫之。
==
感謝“544455af”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仙路漂渺”的月票捧場。
https://www.biqiuge8.com/book/6093/23225126.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